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格老抢伯南克风头:物业套现让美国人多花钱

www.creaders.net | 2007-04-24 10:36:2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几周来﹐人们在谈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前任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时﹐很容易忘记“前任”这个词。

  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2月﹐他有关美国可能陷入衰退的公开言论曾令市场恐慌。如今﹐关于物

业套现所得在为消费者支出提供资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个重要问题上﹐他又抢起了其继任者本•贝南克(Ben Bernanke)的风头。

  在Fed周一发佈的一篇文章中﹐格林斯潘和Fed经济学家詹姆斯•肯尼迪(James Kennedy)估计﹐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5年﹐物业套现日益成为美国消费者的资金来源之一﹐在美国个人消费总支出中所佔的比例接近4%。不过﹐在2006年下半年﹐随着住房市场开始走向低迷﹐物业套现提供的资金也逐步减少。

  那么﹐物业套现的出现是否真正增加了人们的支出呢?格林斯潘和肯尼迪并未提供任何结论。民间研究机构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近年来美国消费者从物业套现中获得的资金明显影响了他们的支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作用并不大。

  在1991年至2000年期间﹐来自物业套现的资金仅佔美国消费者总支出的0.6%。根据格林斯潘与肯尼迪的研究﹐这个比例在2005年上升到了近1.75%。当偿还非按揭贷款(主要是信用卡贷款)产生的间接影响被考虑进来后﹐1991年至2000年的比例上升至1.1%﹐而2001年至2005年期间的比例则上升至3%左右。

  格林斯潘与肯尼迪在报告中称﹐如果採用这个更广义的指标﹐2005年来自物业套现的资金佔美国消费者总支出的3.7%﹐是5年前的两倍多。根据所能得到的最新数据﹐这个比例在去年第三季度下降到了2.9%。

  格林斯潘与肯尼迪认为﹐如果来自物业套现的资金的确提供了额外的支出﹐那么个人储蓄率可能会比政府官方数据更高一些──由于房屋市场走软﹐以及消费者从物业套现中获取现金的能力下降﹐个人储蓄率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历史上﹐Fed很少发佈其主席的论文﹐更不用说前主席了。在格林斯潘担任Fed主席近20年的时间里﹐他仅在Fed的经济与金融杂志上发表过两篇论文:一篇是2005年与肯尼迪共同撰写的有关住房的文章﹐还有一篇是1996年关于汽车的文章。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