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警惕电话骗徒!美百万长者毕生积蓄被诈骗一空

www.creaders.net | 2007-05-20 09:16:54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法集团借助电话传销,诈骗退休长者财产的案件渐趋普遍,加上美国企业界和银行漠视商业道德和政府规定,没有落实保障民众私隐,令全国数以百万计的长者成为骗徒的目标。

  据星岛报道,其中一名受害者,是爱荷华州的92岁退伍老兵古瑟利。对于出售消费者数据名单的企业来说,他只是一个名字和电话号码,但对骗徒来说,却是一个银行有超过10万元积蓄的肥羊。

  古瑟利数年前接受电话访问后,被全国最大的消费者资料收集商之一infoUSA列进数据名单,然后出售给全球几十家公司。几个月后,加拿大、加勒比等地的骗徒开始致电古瑟利,讹传是政府人员或药厂职员,以社会安全、医药保险等各种藉口,套取他的银行账号。

  取得银行资料后,骗徒会再利用不需签名的支票,到古瑟利的储蓄银行─全国第4大的Wachovia银行,大模大样地把存款提走。妻子亡故已9年的古瑟利说,独居多年一直没人和他交谈,所以自己很乐意收到那些电话,等到后来发现时,银行存款已被骗徒洗劫一空。

  其实古瑟利和全国数以百万计的老人一样,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骗徒的目标。首先令他们置身于危险中的,要数消费者资料收集公司。以此案中的infoUSA为例,声明拥有超过全国2.1亿个民众的资料,多年来都出售消费者数据库。去年业绩达4.3亿元的infoUSA,客户中不乏从事正当生意的企业,例如杂志出版社等,但也有不少经营可疑业务。

  然而当这些公司已经明确被美、加、欧洲当局起诉或调查后,infoUSA仍然向它们出售手头的消费者名单。甚至在infoUSA本身宣传时,似乎也摆明了不理客户是否犯法的姿态。其中一则令人触目的广告中,竟有“这些人(名单中的老人)易于受骗,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运气”之语。

  而古瑟利在不知情之下能被骗徒取走银行存款,关键是银行接受不需签名的支票。这些支票本意是容许商业机构,向民众收取每月付款所用。联邦储备局容许银行接受支票之馀,同时规定银行有责任监管使用情况。翻查记录,涉案的Wachovia银行对不需签名的支票管理并不严格,发现古瑟利的账号交易有问题后,只是退款了事,并没有关闭或追查收款涉及的户口。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