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要求进口食品在美国出售时注明原产国的规定,在美国拖延了五年后,最晚有望从明年9月起施行。
美国2002年版《农业法案》中即有“原产国标注”规定,但因一些食品零售商反对,故而搁置至2008年再决定是否施行。现在,代表食品零售和加工商等利益集团的共和党议员大多在去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落榜”,因此这一规定的实施将不太可能再延后。
美国的肉类加工公司是对“原产国标注”规定最强烈的反对者之一。它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将美国产和墨西哥产的牛肉混合起来加工。其它反对者包括食品商店和超市。这些公司反对“原产国标注”规定的理由是:追踪食品的原产国、相关文件的准备过于繁琐,会增加它们的成本。
美国食品店制造商协会(Groc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标签和标准业务主管雷吉纳·希尔德文说,原产国标签将给本已“拥挤不堪”的食品标签制造“额外的噪音”。她说:“食品标签上有更重要的事项需要消费者去了解,比如营养数据。”
去年中期选举之前,这些反对者在国会的盟友主要是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议员。但在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在德州战胜了共和党。德州是共和党的根据地,总统布什即德州人,拥有自己的牧场,且与当地的牛肉加工商关系密切。媒体称,布什从来就不喜欢“原产国标注”规定。
而美国的小牧场主、农场主颇支持“原产国标注”规定。他们靠出售自己的牛、羊、猪、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为生,希望食品的“国产”属性一旦得到标注,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美国国会则计划在本周举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听证会,主题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是否能确保美国食品供应的安全。美国国内一些团体推动“原产国标注”规定尽早实施,并不仅仅针对中国产品。一些组织的人士举例说,加拿大已发现了数例疯牛病。
目前,众议院中支持“原产国标注”规定的议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努力,以确保该规定从明年起施行。
美国2002年版《农业法案》将于今年9月到期,新法案将在今年内修订,并从明年起施行。众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科林·彼得森说,他对会签关于马上施行该规定的法案持开放态度,只要各方能达成一致;但若没有一致意见,那就只能等明年9月起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