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北京学者:美国三大手段延缓中国崛起

www.creaders.net | 2007-11-23 14:28:18  广州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11月17日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山图书馆之邀在南中国都会广州作了主题“2008年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展望”的报告。在报告中,袁鹏指出2008年美国大选即将登场,但是大选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近年来中美关系虽然保持了稳定状态,但是仍然存在深层次矛盾,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仍然存疑。中国的崛起在经济、军事、政治、心理等多个层面对美国造成冲击,而美国的战略则是寻求通过经济、社会和外交手段,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和规模。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11月19日也发表题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署名文章指出:在21世纪新的国际环境中,崛起的中国与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之间应该而且也可以构建新型的伙伴关系。

袁鹏演讲原文如下:

美国大选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自2001年4月1日海南撞机事件以来,中美关系已经保持了六年多的稳定状态。这在冷战后是十分罕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中美设立军事热线、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等在1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2008年,中美关系发展中将会面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奥运会和美国大选等事情的挑战。但这三个问题都不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障碍。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和美国都明确反对所谓的“入联公投”。从这一点来说,不论是马英九还是谢长廷当选,都要比陈水扁要好。

  

对于奥运会,现在美国有些人以苏丹达尔富尔、缅甸等问题向中国施压,威胁抵制奥运会,但是总体上来看这些只是民间行为。美国总统布什和老布什都已经答应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甚至有人提议喜欢跳伞运动的老布什在开幕式上来个跳伞表演,这样可以大大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为中美关系带来10年的稳定。有消息说老布什本人对于这一提议非常感兴趣,只是由于风险太大而作罢。

  近来中国媒体对2008年的美国大选给予了很大的热情,尤其对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认为她以及她所代表的民主党极有可能在大选中获胜,有望成为白宫的新掌门人。但事情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简单。美国社会的保守势力还是很强大的。此外,依然处于“战争状态”的美国,对共和党是相对有利的。

  目前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一个是女强人希拉里,一个是黑人青年奥巴马,这就要考验美国人的心理接受能力了:今天的美国社会,是否进步到可以接受一个女人或一个黑人来当总统了呢?对于希拉里来说,她还有一个劣势在于,美国人能不能够接受布什家族和克林顿夫妇的家族轮替?

  尽管明年的美国大选将引起全球的关注,不过由于美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战略,民主、共和两党在这方面并没有根本区别。因此美国领导人的更替并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不过民主、共和两党在一些政策上仍存在区别。共和党代表的是大资本的利益,民主党则扮演平民百姓利益维护者的角色。2008年大选如果民主党人上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可能会抬头。中国将会在人民币升值、贸易政策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美之间的长期战略稳定仍然存疑

  尽管中美关系已经保持了多年的稳定状态,但是人们没有理由把当前这种稳定状态视为理所当然。中美彼此的战略互信仍然严重不足。

  一方面中国对美国保持着很深的戒心,对于美国所推行的政策通常都条件反射式的怀疑其动机。这也是在目前美国施压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的背景下,《货币战争》等书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的原因。

  另一方面,美国也对中国持猜疑态度。美国一直指责中国战略不确定、政治不民主、中国经济不开放、军事不透明、中国外交不负责任、对台政策不够灵活。而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美国的对手都是中国的朋友,“中国人一只眼睛盯着外汇、一只眼睛盯着石油”的外交政策也让美国感到不满。

  这些因素令中美之间的长期战略稳定仍然存疑。历史上存在两种战略稳定模式,一种是美苏冷战时期由于力量对等而形成的平衡,一种是美欧日之间由于共同的意识形态、共同利益等形成的战略稳定。但是中美关系无法复制这两种模式。将来中美关系的稳定也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研判。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研判已经存在下面几个结论:(1)中国已经崛起;(2)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3)中国崛起对美国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

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挑战有四个方面

  首先,经济挑战。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能源的需求。

  其次,军事安全挑战。中国是唯一没有解决领土完整问题的大国,其实力的增强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将可能导致军事解决台海问题。

  第三,中国模式对西方自由民主产生冲击。

  第四,中国的崛起在心理上对美国形成挑战。

  美国试图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和规模

  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国内有一种声音是要进行遏制,但是并没有成为美国的战略。

  首先是遏制中国无人帮忙。现在除了日本之外,美国找不到第三个国家的支持来遏制中国。至于美国要拉拢的另一个国家印度,已经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冷战时期,印度跟着苏联跑,得罪了整个西方世界。印度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在中美俄三个大国之间保持等距离的关系,在军事上既拉近和美国的关系,也拉近和俄罗斯的关系,在政治和经济上强化和中国的关系。

  其次,美国也没有遏制中国的必要。因为现在美国的金融大鳄都在中国赚钱。

  再次,中国并不是苏联。

  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经济强国,战略本质决定了它要减缓对手发展的速度。

  对于中国的崛起,在政治军事遏制无法奏效的情况下,美国正在采取三大手段,试图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和规模。

  一是经济手段,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

  二是使用社会手段,通过支持底层人员上访等手段,在中国民间培养亲美势力。参与这些活动的都不是美国政府的人,但是都与美国官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是外交手段。美国力图封杀中国模式的对外扩散,要求中国剥离与所谓“流氓国家”的关系,企图让中国在世界上里外不是人。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