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美总统大选:老人、黑人与女人的战争

www.creaders.net | 2008-02-19 13:57:01  中央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初选进行一个多月下来,两党候选人已隐约浮现。最初不被看好的参议员马侃,眼看即将赢得共和党提名;参议员欧巴马在民主党后势看涨,越来越具候选人相;前第一夫人、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陷入苦战,但仍有机会。这场大选已成为老人、黑人与女人的战争。

  

这真是一场精彩刺激的选举。过程曲折,峰回路转,高潮迭起,完全未依照选前民众想定的剧本演出。整场初选,西瓜效应和钟摆效应轮荡,看似已经明朗,却随即又陷入混沌。变化万千,目不暇给。过去初选,“超级星期二”之后,两党候选人轮廓多已浮现,今年则欲罢不能。主要是两党主要参选人,尤其是民主党,各具特殊背景,让选民难下决定。

马侃:老当益壮

  在共和党初选前,其实很少人看好马侃。主要原因是年纪太大。他是1936年8月29日出生,如果当选总统,上任时已经是七十二岁半,将是美国历史上最老的总统。

  马侃有自知之明,因此言必里根。不过里根上任时是六十九岁。马侃在竞选台上,常像过动儿般走来走去,想表现出精力过人的样子。不过毕竟岁月不饶人,老态已现。

  此外,马侃的保守立场也遭到党内保守派人士质疑。他们举出他在国会投票纪录,批评他在反对堕胎合法化、支持永久减税、反对大赦非法移民等立场不够坚定,质疑他保守立场不够纯正。

  另外,他与布什的重迭性太高。一场伊拉克战争,不但拖垮美国经济,而且耗尽美国国际声誉。不过马侃却竟逆势操作,强调限期撤军就是投降。美国撤军,基地恐怖组织“会跟我们回家”。美国不但不能设定撤军时间表,反而要加派军队,打赢这场战争。

  有记者问他,对布什表示美国可能在伊拉克驻军五十年的看法,他竟然回答说:“凑成一百年吧!”他强调,如果情势需要,而且与伊拉克取得协议,在伊拉克长期驻军有什么关系?美国在日本已驻军六十年,在韩国已五十年。“身为世界超强,美国必须在世界各地拥有力量。”

  尽管讲出不食人间烟火、与普遍民意脱节的话,马侃还是脱颖而出,成为共和党最有希望赢得提名的参选人。马侃形容自己迷信,是上帝特别眷顾的幸运儿,屡次绝处逢生。从初选以来发生在他身上的种种状况,令人不得不相信,他真是有够幸运。

  初选开打前,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红透半天边。各项民调显示,其它参选人只有陪选的份。马侃一开始就因年龄因素及支持伊拉克战争立场,不被外界看好,募款不顺,被迫减少竞选活动,民调落后,一度还传出他考虑知难而退。

  谁知朱利安尼竟然天真地想出“跳岛战术”,放弃前面几个小州初选,直接抢攻佛罗里达州,冀望一炮而红,让其它参选人知难而退。结果他的“抓大放小”策略失灵,不但大的没抓到,小的全部跑光光。在放弃前几场初选,镁光灯不再的情况下,朱利安尼有如突然从人间蒸发。当他再度在佛州出现时,已动力尽失,在佛州只获得15%的选票,不得不黯然退出初选。

  反观马侃,一开始就锁定八年前痛宰布什的新罕布什尔州,全力经营。果然在新州一举击败有地缘优势的前麻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冲高到第一高票。于是士气大振,一路又拿下南卡和佛州,接着又在“超级星期二”攻城掠池,奠定胜基。

  原先民调仅次于朱利安尼的罗姆尼,和在全国第一初选州爱阿华州先声夺人的前阿肯色州州长哈克比,则自相残杀,互相割喉,争食保守教徒选民,造成两败俱伤的下场。

  朱利安尼和罗姆尼相继退选后,都宣布支持马侃。现在只剩下哈克比在困兽犹斗。担任牧师的哈克比说,他不完全相信数学,他相信奇迹。不过奇迹是发生了,只是是发生在马侃身上。

欧巴马:出生牛犊

  在民主党方面,选前民调一致看好的希拉里,一直到“超级星期二”结束,还略占上风。不过她挖对手欧巴马疮疤的负面选举战术,以及她的夫婿克林顿以前总统之尊,加入围剿欧巴马的阵容,不但惹恼媒体,也招致选民普遍反感。加以竞选团队争宠内哄,希拉里祭出战场最忌讳的阵前换将,但已难转乾坤。

  终于,在2月9日一天之内,希拉里连输内华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华盛顿州和美属维京群岛四场初选。接着又在十二日输掉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波多马克”初选。局势随即逆转,希拉里的代表人票首度落于欧巴马之后。

  尽管希拉里企图稳住情势,全力抢攻尚未举行初选的三大关键州─德州、俄亥俄州和宾州,不过各项民调显示,欧巴马已有拉开领先希拉里差距之势。事实上,马侃在最近的造势大会上,已开始大声疾呼,不能选一个“在职训练”的总统。显示欧巴马已取代希拉里,成为他的首要敌人。

  分析家认为,如果纯粹从治国能力而言,希拉里驾轻就熟,欧巴马根本不是希拉里的对手。可惜希拉里争议性太大,且予人高高在上、傲气十足、与一般选民活在不同世界的感觉。

  欧巴马则展现清新、诚恳、力争上游、爆发力十足的形象,予人“应该给他机会”的冲动。因此,美国选民今天来到选择老人、黑人或女人的三叉路口。以美国选情瞬息万变,目前谁也不敢下遽定论。

  一种假设的状况是,选民心想,与其选一个有经验但争议性大的女人,不如选一个单纯而有理想的黑人;但选一个没有经验的黑人治国又不放心,不如选一个爱国而身经百战的老人。

  毕竟美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女性总统,也未曾有过黑人总统,但却已有过一个成功而令人怀念的老人里根总统。果真如此,那马侃迷信自己是幸运儿,可真是应验了。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