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在国会山庄宣誓就职美国总统的,不是我,就是你。”希拉里在上月的一个辩论会上充满信心的对奥巴马说。这番话既揭示了民主党人的自负,也显示他们看不到他们的真正对手——共和党的麦凯恩的强劲威胁。
随着希拉里再一次在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的初选中“起死回生”,民主党双雄的决斗由始至终都吸引世界传媒的目光,而在同日,宣布正式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参选人的麦凯恩却受到冷落,仿佛他已成为了此次美国总统选举的配角,被美国选民所遗忘。
据《新闻周刊》的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正以46%对45%压倒麦凯恩,而希拉里则可以48%对46%稍胜麦凯恩;而共和党支持者的热情度也不看好,有52%的人称自己为民主党支持者,却只有35%的人称自己是共和党;而且麦凯恩在2月也仅仅筹得12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远远落后于奥巴马的5500万美元和希拉里的3500万美元,似乎麦凯恩已经陷入了选战以来的最低谷了。
绝处可以逢生,虽然一切外在条件都不利于麦凯恩,但选战还未开打到一半,胜败仍难下判断。希奥现时选情如火如红却有处处隐忧,其领先的优势能否维持到十一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仍然是一个疑问。
初选选情拉据,希拉里和奥巴马二人在近月内重覆号召“生死决”般铺天盖地的竞选攻势,呈现过度宣传的状况,过早地消耗支持者的热情。有民主党选民投诉说,近几个月来无止尽的竞选传单、充斥四周的电视和网路广告、每天不断的来电催票铺天盖地侵入生活,已经开始陷入“初选疲乏症”、对选举感到愈来愈厌恶了。
同时,希奥二人因为政策上大同小异,在初选中只有得不断攻击对方人格来突出自己。奥巴马因为一张穿非洲传统服装的照片、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言论的出尔反尔及芝加哥地产商的政治贪污丑闻令其清新形象不断破灭;而希拉里在落后形势下的出位“shame on you”宣言、过度的催泪攻势及丈夫涉牵种族对立情绪的言论也不断流失更多中间票源,二人形象分似乎在不断消减。
民主党的众议员发言人Pelosia日前就公开呼吁希拉里与奥巴马停止负面攻击,若党内初选再拖延下去,更为激烈的互揭疮疤场面将会吓走不少中间选民,让民主党原本大好的领先优势随时间而逐渐流失。
除了不断引起减分作用外,二人竞争对党内的撕裂作用愈来愈强,支持者被催向两极化,出现了“非君不投”的现象。据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希奥的死忠支持者己抱着宁可玉碎的心态,表示若支持的对象在党内初选中落败,将会转而支持共和党的麦凯恩。可以预期,若希拉里和奥巴马任何一人宣布胜出,都会致使落败方的支持者因失望自动流失,胜方的支持者热情也或会因此而泄气。麦凯恩届时倘能成功施其跨党派的魅力,大量吸收这些失望的选民,必能扭转现时“驴强象弱”的形势。
另外,民主党的公正性在此次初选中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佛罗里达和密歇根州因“偷步”初选而被党宣布为选举作废,两大州民意被漠视,恐会对民主党产生反感;而若希奥热斗持续到八月的全国党代表大会,以几百名超级代表来决定胜出者的模式也必将引起另一番争议。由几百名代表来否决几千万人的决定,实在是对民主的一大讽刺,这些后续话题也必将成为麦凯恩日后动摇民主党的最强武器。
超级代表的抉择曾在1984年招致过历史性的惨败,党大会在哈特和蒙代尔之间作出选择,最后选出了民意领先的蒙代尔出战,但最后蒙代尔却以13:525票破纪录的悬殊比分惨败于总统雷根,前车之鉴的教训实在是不可忽视。
既然二选一的残酷战必大损民主党的元气,那号称“梦幻组合”的希奥配又能否保持强势?这也是一个疑问。第一,这个组合的组成难度相当高,奥巴马已经决绝的拒绝了任副手的请求,希拉里也势难屈就,即使勉强合作也只会貌合神离;第二,尽管希奥现时人气都相当高,但这个黑人和女人配的组合危险性相当高,对于美国这个白人比例占七成的社会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认受性挑战,民主党亦未必真的乐见其成。
令人遗憾的是,在希拉里和奥巴马斗个乐此不疲的时候,他们却看不到他们已经走上一条自伤自残的路,随着媒体的渲染扩大,各自支持者变得更加死忠,二人已经骑虎难下、必须决一死战。
在民主党人还沉醉在挑选“必胜者”的梦的时候,好整以暇的麦凯恩又有何攻势?种种迹象显示,共和党也正暗地里为希奥的内斗而煽风点火,当奥巴马在一月选后落后时,共和党的名嘴在电视上热炒奥巴马;上月希拉里落后时,共和党内阵营则响起了渗入民主党初选投希拉里一票的声音,指“留住希拉里比肥皂剧还过瘾”,民调显示,有多达10%的共和党选民曾为希拉里的逆转而“出一分力”。
麦凯恩深知大环境不利自己,故此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挑拨对方、消磨实力,待月后才奋力一拼。
此外,麦凯恩己在积极的固本培元、布局大选,密集拜会大小布什等党内大老、邀请在硅谷广布人脉的惠普前CEO担任筹款主席、协调平衡南北利益的副手人选、并计划在月内出访以色列、英国和法国等地,为真正大选开打时的人脉和资源作好准备。
希奥漫长的内斗也揭发了两人更多的丑闻,为麦凯恩提供了大量的选战攻击材料,进一步拉拢那些厌倦了希奥内斗的中间选民;加上在共和党政府与国际社会的充足资源协助下,伊战和经济衰退等问题必然会随着大选逼近而逐渐得到改善(那怕只是短期的),麦凯恩的选战环境将会愈来愈好。
而对于麦凯恩来说,最重要的优势还是来自于其迄立政坛廿余年的全国声望,民调显示,美国选民认为麦凯恩在经济、反恐、伊战问题、领导能力和管治能力等这几方面都是冠绝希奥二人的。在全国性的大选中,凭理性分析来投票的大多数必然会压倒受感性的口号所影响的一群人的。
政治本是一项妥协的艺术,谁能平衡最多数人的利益便能成为领袖,但从希拉里和奥巴马各走极端的初选困局来看,二人的政治智慧似乎仍然不够成熟,面对着二人一直所轻视了的强劲对手麦凯恩,看来2008美国总统大选最戏剧性的一幕还未来临。虽然驴象两党现时的声势仍然相差甚远,但却似乎已隐然朝向此消彼进的形势进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