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将于4月22日迎来决定成败的宾夕法尼亚州预选。为争取宾州大量的民主党蓝领选民,希奥两人抢着以蓝领代言人自居。
生死之战
新华网报道,宾州是最后一个民主党预选大州,届时将决出158个代表名额。对于现阶段代表数落后的希拉里来说,宾州是最后一根稻草——要么是救命稻草,要么是最后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
3月中旬的一项民调显示,希拉里在宾州领先奥巴马12个百分点,但3月底的最新民调显示,这一领先优势已缩减到5至9个百分点。
位于宾州的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政治分析师特里·马东纳说,如果希拉里不能拿下宾州,“那她完蛋了,她所做的一切争辩宣告结束”。
他说,奥巴马只要把差距保持在少数几个点内,即使在宾州落败,仍能宣告胜利,因为希拉里选前被认为应该赢至少10个百分点。
蓝领之争
希拉里在宾州的最大支持群体为白人蓝领工人。因此,在宾州的选战中,希拉里刻意强调自己才是蓝领阶层的代言人。
希拉里2日在宾州第二大城市匹兹堡说,一旦当选总统,她将建议每年拨款70亿美元,补助那些在美国国内创造工作岗位的企业。她说,这笔财政来源将出自把生产迁到海外的美国企业,即取消对那些企业的税收优惠。
对此,奥巴马2日针锋相对地“揭露”说,希拉里不仅不是蓝领阶层的代言人,事实上是大企业利益的维护者。
奥巴马在宾州第一大城市费城的劳联—产联大会上说,希拉里与大企业的说客们走得太近,无法期望她给华盛顿带来真正的变化。
“在这场选举中,我是推动立法削弱说客权力的唯一竞选人;我是唯一没有从华盛顿说客那里拿过一角钱的竞选人,”他说。
在美国蓝领阶层比较抵触的自由贸易问题上,奥巴马则竭力投其所好。他告诉这个美国主要大工会,他反对美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因为这些协议“把华尔街的利益凌驾于美国工人的利益之上”。
戈尔之争
除了正面攻击希拉里的强项,奥巴马还借助外力,弥补自己的弱项。
希拉里和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约翰·麦凯恩均把外交经验视为奥巴马的软肋。不过,民主党内外交政策权威人物李·汉密尔顿2日宣布支持奥巴马,给了奥巴马阵营极大鼓舞。
汉密尔顿是“9·11”事件调查委员会和伊拉克小组的主席,在美国外交政策圈举足轻重。汉密尔顿说,他读了奥巴马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演讲,认为奥巴马的政策设想“实用、有洞察力、坚定”。
奥巴马2日还向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示好,称当选后愿意请戈尔出任政府部长或“更高级别”职位,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美联社说,比部长更高的白宫职位只能是“副总统”。戈尔是民主党数百名超级代表之一,迄今仍未表态支持希拉里或奥巴马。报道说,作为党内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戈尔的选择将影响一大批尚在观望的超级代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