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8美国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纵观此次大选,可谓从头至尾贯穿一个“变”字。无论是从竞选者的肤色、年龄和性别,还是从竞选话题的关注点来看,美国选民一直被这次大选所体现的“新鲜感”所吸引。
“肤色”“年龄”成看点
![]() |
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军对垒,出现了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罕见的现象:72岁的麦凯恩对决47岁的奥巴马,一老一少,反差强烈。美国舆论对此评论说,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有致命的弱点,一个是大年轻,另一个是大年迈。为弥补各自的不足,奥巴马挑选了民主党元老、65岁的拜登作为其竞选搭档;麦凯恩挑选了阿拉斯加美女州长佩林作其副手。不管是民主党“父子兵上阵”还是共和党的“老头与美妇组合”,美国大选都因为有了这类令人称奇的搭配而增加了新看点。
不过,也有许多美国选民对这个“看点”感到无所适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撇开竟选主张不说,不少选民现在对两边的人选都有顾虑,一方面担忧奥巴马年轻气盛,缺乏担当一个大国总统的执政经验;另一方面又担忧麦凯恩“廉颇老矣”,健康欠佳,难以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
“金融危机”作背景
在大约一年以前,“从伊拉克撤军”的问题还占据着美国人大部分的视线,两党候选人在竞选初期都为此展开了激烈辩论,但一场次贷危机不期而至;随之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彻底打乱了两党候选人的竞选部署。美国媒体惊呼,一直举步维艰的美国经济这艘“破船”遭遇了强劲的顶头风,在许多民众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美国人除了经济外哪还能奢谈其他?
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约76万美国人失去了工作;根据CNN10月27日报道,在即将发表的新的就业报告中,10月份又有20万人加入失业大军。洛杉矾伯班克临时援助中心主任霍威尔说,“现在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保住工作、保住饭碗、保住住房”。一名大学教师哀叹说:“在号称超级大国的美国,生存竟然成为了我们旨要关心的问题,这真是美国人的悲哀。”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金融危机成为此次大选最重要的背景,而将采取何种措施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难题,也成为两党候选人交锋的焦点。
“中国话题”变沉寂
另一个新鲜之处在于,在这次热火朝天的美国大选中,中国话题也和伊拉克战争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显得“沉寂”了。这要放在往年,总统竞选人都要大打“中国牌”,要么拿中美贸易逆差说事,要么指责中国人权纪录,要么围绕台湾问题做文章,利用“中国话题”拉选票。但今年的大选并没有把中国问题作为辩论热点。舆论认为,其原因一是因为美国两党的对华政策比较接近,没有根本分歧,难以引起激烈争论;另一方面,经济问题也让美国自顾不暇,如果此时候选人还继续打“一国牌”的话,只会丢失选票。
在2008年这样一场充满“新鲜感”的选战中,奥巴马始终打着“求变”的旗号,显然占居了先机,赢得了多数选民认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2 | 央视画面泄密 习上海行出意外 |
3 | 传张又侠兵封中南海 政治局决议推翻习 |
4 | 幕后老人再出手 石泰峰飞升三级 |
5 | 牛皮吹大了 党媒连夜变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