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革\"作为竞选口号步入白宫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主政尚不到1年,但在诸如摒弃前任的单边主义做派、放弃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单独与伊朗进行双边接触,以及着手处理其历届前任不敢问津的医改等棘手的问题上,确实显露了\"变革\"的决心。惟独对汇率持续下挫的美元却坐视不管,很有点\"破罐破摔\"的味道,原因何在?
美元持续贬值,除了\"金元帝国\"的声誉受损外,受益的无疑是美国。美元的贬值必然使美国庞大的海外债务不断缩水,无形中提升了美国的美元资产。此外,美国还可凭借美元持续贬值来抑制进口、加大出口,以拯救在危机中挣扎的美国经济。
但是,在当前这场尚未完全平息的全球金融危机,让靠\"借债度日\"的美国老百姓吃尽了苦头,也使他们正在懂得了储蓄对居家度日的重要性。据美国官方统计,今年5月份,美国家庭储蓄率达6.3%,创1993年以来记录。但储蓄的增加势必带来消费不振的现象,从而对正在出现的制造业的复苏构成了威胁。于是,借助海外市场鼓励出口成了保持制造业复苏势头的有效途径。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政府对美元持续下挫坐视不管,似乎就很\"在理\"了。
截止本月上旬,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一度跌至14个月低点;日前,美元指数已跌至75.74,创年内新低。金融专家们普遍认为,美元这一疲软的势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以报道全球金融新闻见长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尽管奥巴马政府公开建议反对弱势美元,但他们似乎准备悄然接受这一状况。。《纽约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是故意对当下疲软的美元保持沉默,因为\"弱势美元\"对美国有利。美国一家资产规模达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副董事长挖苦说:美国愿意讨论强势美元,却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如果你没有行动的话,那就是口惠而实不至。
就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而言,\"让美元贬值\"几乎成了美国金融专家和舆论的共识。美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马丁·费尔德斯坦表示:\"美元的疲软,能够最终让我们有一定的贸易剩余,增强美国竞争力。\" 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格林威治资本市场公司甚至声称:那些从经济大萧条时期汲取教训的人会记得,货币最先贬值的国家,也会最先复苏。可以说正是这一\"教训\",让美国有关当局面对持续下挫的美元汇率采取了破罐破摔的态度。
此前不久,笔者曾在一篇题为《\"金元帝国\"的两难抉择》一文中谈到:享有\"金元帝国\"美誉的美国,在如何设法确保其世界\"最强经济实体\"的声誉,还是继续奉行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求\"实惠\"的下策之间,必须作出明智抉择。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当局面对每况愈下的美元汇率坐视不管,而对别国的金融措施指手画脚,显然是选择了不顾脸面,谋求实惠的\"下策\"。
令人不解的是,自顾不暇的美国尽管其自身在美元汇率问题上表现得很不地道,却长期以来对人民币汇率说三道四,一直试图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有消息披露,本月15日美国财政部将向国会提交一份\"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该报告是否将人民币汇率纳入\"被操纵\"之列引世人关注。一旦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就可据此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一旦美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导致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中国出于维护国家利益考虑,在中长期内抛售美国资产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最终将对美元构成打压,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首当其冲遭殃的将是美国。可以预料,在关乎其自身利益的关键时刻,美国在\"汇率操纵\"国问题上绝不会贸然行事。
政治分析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中美关系在局部或个案问题上会有摩擦,但总体而言,双边关系正处于健康发展的上升阶段。此外,鉴于奥巴马下月将来华访问,因此,同上次一样,美国财政部此次报告似不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