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选举惨败后三天,奥巴马总统5日启程前往亚洲四国(印度、印尼、南韩、日本)访问,藉外交活动突破在国内遭到的困境。分析家指出,奥巴马将强调亚洲对美国经济非常重要,但他的挑战在于如何说服外国,他的影响力未因期中选举受挫而削弱。
华盛顿邮报指出,奥巴马此行将出席两个主要经济峰会(在首尔召开的G20峰会、在日本举行的亚太经合会议),一方面要显示他的影响力未被国内选举挫败削弱,一方面要强调,自由贸易仍是他在亚洲努力的重心(虽然民主党内部对此问题有歧见)。
分析指出,奥巴马访问前述四个具有经济潜力的亚洲民主国家,对中国有重要的用意。他很技巧地向中国挑战,凸显中国的经济模式是「藉非民选政府用国家力量高压掌控」。
华盛顿邮报指出,奥巴马选择访问亚洲,显示了影响深远的政策决定:他的政府不希望美国输给他将访问的国家。奥巴马与他的外交政策团队认为,美国过去为中东付出过多心力。他们认定,就长远看,关注中国、日本、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和野心,对美国的利益更加重要。
奥巴马政府准备接手执政前,曾对美国的海外态势做广泛评估,认定美国最需要投注更多人力和物力的地区是亚洲。
鑑于期中选举选民深切关心就业问题,奥巴马的印度之行更加重要。他将于访印首日,在美、印商业会议发表演说,强调印度是有12亿人口的国家,预料将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将为美国製造工作机会,不只是美国企业工作外包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