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奥巴马想安“税” 美国富人却难眠

www.creaders.net | 2011-09-20 22:45:10  人民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人民日报9月21日报道,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佈最新削减政府财政赤字方案,总额高达3.6万亿美元,计划在未来 10年增加1.5万亿美元税收,同时削减国防开支,改革社会保障体系。而通过调整税收槓桿,向富人和大公司徵收更多税收则成为此次减赤方案中热议的焦点。此次减赤方案能否缓解美国债台高筑的窘境,能否给美国经济的復甦带来希望,能否获得参众两院的一致通过,都将考验奥巴马的执政能力、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记者就此採访了一些专业人士。

  征富人税占减赤规模近一半

  就在减赤方案公佈之前,美国劳工部公佈了最新就业统计数据。8月份,美国各州中超过半数失业率继续上升,共有 30个州的就业人数下降,有26个州连续3个月失业率上升,失业率较上月下降和与上月持平的均为12个州。从整体来看,美国就业率显着下滑,失业率仍连续两个月保持在9.1%的高位。

  在失业率高企、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儘管减赤方案饱受争议,但是奥巴马政府不得不扛起增税减赤的大旗,削减政府开支,以此刺激经济和消费增长。

  在此次公佈的减赤方案中,奥巴马政府计划通过结束富人和大公司等享受税收优惠增收1.5万亿美元,调整福利项目减少开支5800亿美元,通过从伊拉克、阿富汗逐步撤军节省开支1.1万亿美元,增加利息收入4300亿美元。其中,向富人徵税一项佔到了减赤方案规模的近一半。这一方案让美国的富人们睡不着了。据华尔街日报预计,此次拟对年收入过百万的富人徵税超过1.5万亿美元的计划,将会令包括在布什时期出台的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家庭的减税措施在2013年到期之后不再延期,而且奥巴马的计划还包括终止石油公司和投资基金经理的减税。

    能否通过仍是悬念

  奥巴马计划当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疑是税收问题,但这也成为共和党人难以接受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国会通过可能性不大!」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记者採访时分析,美国国会现在是共和党人把持,尤其是向富人徵税,必然会遭到共和党人的强烈抵抗。叶檀指出,奥巴马这么做,一是为明年大选做铺垫,另外一个是要解决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税负不均衡、贫富差距越扩越大。叶檀认为,这也是奥巴马的最后一搏,但是在美国会引起非常激烈的政治斗争。

  清华大学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在接受记者採访时认为,政治方面的阻力尤其大。如果共和党为了明年的选举考虑的话,这个方案在送交国会进行讨论的时候,被阻拦和遭到否决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

  然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则持相反观点,他对记者表示,美国会很有可能会通过这一计划。塬因在于,美国国内现在财政吃紧,而美国歷来也有在国家经济状况紧张的情况下向富人多徵税的先例,比如美国遗产税的开徵等。而且,这次的增税对象是年收入超过 100万美元的富人,总人数不到45万人,佔全美国纳税人总数的0.3%,并不会对美国大多数民众造成很大影响。美国富人对徵税的承受能力很强,只提高税率,对于富裕人群是有直接的财富抑製作用的。

   削减赤字有利于全球经济

  其实,奥巴马此次计划所包含的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的综合方式,共可降低财政赤字超过3.2万亿美元。加上塬来与共和党几经波折才达成协商的删减支出1万亿美元计划,使得删减支出的数字将达4.4万亿美元以上。如果真像奥巴马所希望的能顺利通过,并且得以顺利实施,那么无论对于美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来说都有很大益处。

  孙玉栋表示,如果奥巴马削减赤字的方案真能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美国目前的财政危机。同时,也能为目前风雨飘摇的欧元区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决债务危机方法,阻止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对全球经济復甦都有提升作用。

  然而,一些经济分析师提醒,这一减赤方案没有对美国社保体系做出明显调整,没有触及医疗保健和医疗救助项目的根本,没有改变支出曲线,难以缓解美国政府在今后20年间面临的公共开支压力,甚至有可能以危险速度上行。

  看来,奥巴马向富人徵税这条路走起来并不是这么容易,但无论怎样,孙玉栋认为,缓解美国国内目前面临的危机尚需时日,这是一个组合的过程。如果美国富人愿意减税,那必然是奥巴马政府在别的方面能给予补偿,这只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目前我们不知道而已。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