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罗姆尼赢定 共和党其他侯选人为何困兽犹斗

www.creaders.net | 2012-04-08 10:33:16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争夺战的确是一场冗长的战役,但在近40场初选过去之后,米特•罗姆尼手握六百多张党代表票,远超排名第二桑托勒姆不到三百张的票数,几乎铁定成为共和党最后总统提名人选。即便如此,桑托勒姆、金里奇和罗恩•保罗也没有流露出丝毫要退缩的迹象,他们这般困兽犹斗到底是为哪般呢?

  华盛顿邮报刊登分析文章称,桑托勒姆等人的退选其实与选民和党代表没有太大关系,倒是与他们自己打着哪样的算盘直接相关。即便没有一丝获胜的希望,坚持战斗也可以成为他们索取“安慰奖”的资本,例如内阁成员的任命。此外,文章还称,“困兽之斗”虽反映出人类嗜赌的天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回尊严,谁希望永远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呢?

  文章指出,桑托勒姆深谙其理。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当罗姆尼已经赢下威斯康星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3场预选并再次扩大与其他候选人的优势之后,桑托勒姆将自己与1976年的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相较:“里根几乎输掉了每一场初选,直到五月份才赢下一城……每个人都劝他退出。”

  没错,里根的确输给了杰拉德•福特(Gerald Ford),但桑托勒姆却明显忽视了一个不同点,那就是他认为自己依然还有翻盘的机会。

  文章还从行为学角度解释人为什么不甘心“自我了结”。经济行为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和阿莫斯•特斯基(Amos Tversky)发现,当个体在九成输的战局和一成赢的赌局之间做选择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更具风险的赌局,而不会甘心提前接受失败。

  实际上,桑托勒姆和金里奇的败局几乎已定。一个兴奋的候选人刚刚开始竞选的时候,满心都是无限的可能,每天尽是乐观的想法。不过,一旦民意调查有丝毫不利于该候选人的迹象,该候选人对失败的害怕便会倍增。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他一旦失败,失败的帽子将从此难以摘掉。

  对于金里奇这位资历不深的众议员来说,曾经发出“个人有远大雄心抱负”并“致力改变整个世界”的壮志豪言,似乎与“失败”这个词相差千里,所以这使得原本能够简短的选举过程变得更加冗长:这一场初选输了,没关系,我还有下一场。

  时至今日,桑托勒姆和金里奇已经很难扭转败局了。但如果他们主动退出,就相当于把自己主动归入败寇之营,那还不如继续“困在奋战”之中。

  文章用赌博作比喻称,一个人输掉100美元之后最理智的决定是立马走人减少损失,但对赢的渴望使太多的人欲罢不能,即使赢的希望微乎其微。在竞选中,一位候选人决定是否坚持下去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自己和竞争对手的能力。但不幸的是,当局者迷,很多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做出客观评价,每个人更多得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魅力无限、才高八斗。如果20个人同处一室,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能力“高于平均水平”,虽然这从数学角度来看并不可能。

  即使是专家也难免会犯过分自信的错,所以政客们也不例外,他们可能估算错自己赢的几率、算计错重生的可能。

  很明显,不可能每个人都赢,只不过每个人都抱着不同的目的在游戏。但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提前出局都不是一个好选择。在政治争斗中,每一位政客必须拥有幸免于难的能力——聪明、幸运并且愿意冒险。也就是说,胜出的政客并不是选民随机选出的,而是拥有过人的本事:强硬、能干且执着。

  文章最后指出,但政客们也是普通人,无论他们怎样聪明和能干,他们仍然可能会犯错。当鲍勃•多尔(Bob Dole)上个月表示“桑托勒姆应该退选”时,他也承认自己在1988年共和党初选时并不甘心提前放弃。但他还说:“无论你怎样地不愿意,你还是得面对现实。”

  现在,现实就是——罗姆尼已经是共和党总统提名候选人。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