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美国大选开跑在即 驴象之争绊脚

www.creaders.net | 2012-04-13 21:05:38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虽然美国总统初选现在还未正式结束,但随着里克.桑托勒姆的退出,罗姆尼代表共和党出战可谓已成定局。虽然在初选开始时情势不佳,但罗姆尼已经扭转了颓势。从目前来看,虽然奥巴马在民意调查中处于领先的位置,但距离大选还有7个月,罗姆尼还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英国《经济学人》最新一期封面故事聚焦11月将要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文章称,这次大选要比2008年激烈得多。但可惜之处在于,奥巴马放弃了上一次大选时超越党派之争的定位,重新回归民主党大本营。而本来温和的罗姆尼也为了争取选票披上了共和党传统的保守外衣。美国总统大选恢复了两党“驴象之争”。文章认为,充满党派争斗的总统大选将威胁到美国政府的正常运转。这对于本已深陷经济衰退的美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文章称,本来,罗姆尼是较温和的一派。但总统初选却令他“紧急右转”,不仅鼓吹自己是“严格的保守派”,还大力支持消减社会支出等政策。文章称,即使是最着名的墙头草都不及罗姆罗转变得快。同时,罗姆尼也清楚要倒向并不欢迎他的保守派,他必须使保守派的厌恶情绪转向奥巴马。

  而奥巴马也认为,本次选举他不再适合以“可以平息党派分裂”的形象出现,而应该回归民主党的大本营。所以,本已两极化美国现在面临一个更加两极化的选举。

  2008年的大选中,奥巴马承诺他将给美国带来勇气、希望,并向美国人民高唿“我们相信变革”。当时奥巴马的口号与其个人的经历和定位非常吻合——一个年轻的参议员,不仅提出了美国在经历了衰败的布什政府后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又要比72岁的麦凯恩更能为美国提供一个安全的未来。但是,作为现任总统的奥巴马就不能单单只是承诺未来了。这一次,奥巴马过去四年的表现将成为选民评价的主要标准。

  考虑到这个情况,奥巴马做得可以说并不太差。公正地说,奥巴马成功地阻止了美国的经济大衰退变成大萧条。他拯救了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并且稳定住了银行家。罗姆尼称奥巴马使美国本已不好的情形变得更坏,但如果奥巴马没有动用数十亿的借款来刺激美国衰退的经济,那么现在会有更多的美国人失业。而通过重创基地组织和击毙本拉登,奥巴马成功地反驳了民主党人在保卫国家安全方面太过软弱的指责。

  然而,“情况可能变得更糟”并不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连任口号。美国经济复苏遥遥无期,奥巴马不能只是通过“吃老本”来争取选票。因此,他需要将这次选举定位为一种“选择”,而不是基于他工作表现的公民投票。这需要奥巴马将这个“选择”尽可能地描述清楚。几个月来,奥巴马已经将共和党人形容为无情的剥削者,指责他们只关心超级富翁的利益无视中产的要求。而对手罗姆罗正是通过在私募股权获得财富成为超级富翁的,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奥巴马非常幸运。

  上周,奥巴马所做的一次演讲中就透露出了这样的竞选逻辑。奥巴马声称共和党人信奉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它将剥夺贫困儿童的食物,消减癌症研究,关闭国家公园、取消航空管制。这样的言论听起来非常惊悚,但事实上共和党人并没有提出过任何的消减方案。奥巴马如此反乌托邦的假设只是基于他自己对共和党人在国会提交的大幅削减开支提案的推断。

  对此,罗姆尼的反驳称,奥巴马只是在攻击子虚乌有的政策,目的是分散选民对其糟糕工作表现的注意力。当然,共和党的“稻草人战术”也是不遑多让。自奥巴马就任以来,共和党人就没有停止过攻击的脚步。共各党将奥巴马应对经济衰退做出的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式的反应称为“社会主义”。共和党还认为奥巴马的医改方案并不适合美国人,即使这项基于市场的方案将使3000万没有医保的美国人受惠。而事实上,当罗姆尼还是马萨诸塞州州长的时候,他采取的政策与此如出一辙。

  文章称,能够提供明确选择的选举是好事,政治也本应如此。但是,美国人却是可能要被迫在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做出选择——前者对必需的加税方案极度反对;后者又缺少足够的勇气推行民众急需的开支消减计划。一场吵吵闹闹的选举只能使党派分裂更加严重,并威胁到整个政府系统的正常运作。

  的确,美国的政府系统已经濒临瘫痪的边缘。目前的国会可以说是当代对立最严重的国会。在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并将一种新的保守主义带入国会。这使得国会的中间立场荡然无存,也使得立法变得举步维艰。

  简而言之,美国现在极其需要奥巴马在2008年大选中承诺的那种礼让精神。奥巴马那时曾说,美国不应该有红蓝之分。可惜地是,在这次大选中他改变了策略。也许,这是奥巴马无奈的选择。但是,对于美国的未来,这无疑是一个悲惨的先兆。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