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美国的总统大选是一个电视节目,那么它早该停播。今次的大选“节目”只有一个压倒一切的话题——经济,几乎再无别其它,这让观众目瞪口呆、纷纷换台。拿收视率来说话,一位网络新闻主管表示,观众很明显地在逃避政治。共和党辩论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收视率高峰,但自此之后收视率一直低迷。只要与“政治”相关的内容出现在电视上,收视率便下降——观众可能是去了卫生间或者厨房。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评论文章称,毋庸置疑,部分原因是美国人惯例性地厌恶政客、政府和任何缺乏最终目标的事物。有人认为美国社会60%的投票率是杰弗逊式民主的胜利,但实际情况通常比这一数字来得低——2008年总统大选时投票率为57.1%,最近的国会选举投票率仅为37.8%。当年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入主白宫并对美国实施“新政”的罗斯福总统那一届选举,投票率也不及60%。
文章指出,今年的美国大选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今年的大选缺乏真正引人入胜的话题。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如果经济形势好转,那么奥巴马将胜出,如果情况变糟,罗姆尼就会赢。现在的情况比过去某些时候要好,但也不及过去的一些时候。经济衰退的步调减弱了,但所承诺的繁荣却已消失成灰。这是一个既不繁荣又不破裂也不对任何人有好处的经济。
所以,罗姆尼非常满足于不掀起任何风浪。他避开初选时期被迫采取的极度保守立场,尽可能少地展示自我。他美滋滋地认为糟糕的经济环境对他有利。他还强调他曾经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那是必然,因为他以前需要牟利。
文章还称,大选中两位候选人的性格也让这出政治大戏乏善可陈。奥巴马是一个矛盾体:他有让人兴奋的故事,却是个让人提不起兴趣的人。
所以这个政治季好像变成了一场体育运动,成了粉丝的天下。人们可以通过福克斯新闻、MSNBC等追随相关动态。罗格斯大学的历史学家大卫.格林伯格在今年早期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运动迷和政治迷的意见虽有效但却转瞬即逝。就像没有人知道一次“暴投(棒球用语)”会导致怎样的长远后果,也不知道这值不值得讨论;亦没有人知道在竞选活动的失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任何事情的重要性都不超过24小时。
文章还称,白宫其实对美国经济没那么多应对办法。白宫既可以推动也可以减缓经济增长,但经济还是会有它自身的步伐。一项就业法案可能会产生效用,但国会会否决它;更多的赤字可能会对经济产生帮助,但国会不会通过它。美国政府也深陷纠结之中,它也在等待11月份。
文章最后表示,今年的总统选举极其重要,但又显得有气无力。主角似乎不会主动去、同时也没能力去控制事态,反而等待着被事态控制。他们尽职尽责却又无精打采地竞选,在最后的选举日之前一步步往前走。也许到了那时观众才会回来,而现在,观众们则走开喝啤酒去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2 | 央视画面泄密 习上海行出意外 |
3 | 传张又侠兵封中南海 政治局决议推翻习 |
4 | 幕后老人再出手 石泰峰飞升三级 |
5 | 牛皮吹大了 党媒连夜变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