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丹佛枪击案70多人死伤 罪恶枪声何时休

www.creaders.net | 2012-07-21 23:10:24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当地时间7月20日凌晨,一名枪手在《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首映现场朝观众开枪并引爆催泪弹。枪击案共酿12人死亡,59人受伤。白宫随即降下半旗,奥巴马下令全美降半旗6天,向死难者致哀。此外,全美民众也展开了各式各样的哀悼死者活动。

  每次枪击案后,都会激起全美关于禁枪的唿声,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分析人士认为,因为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存在以及利益集团的作梗,枪支管控对历届总统而言,都是出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丹佛71死伤的血腥惨案难促政府改变枪支泛滥的现状。

  枪击案频发奥巴马不为所动

  很明显,枪支泛滥是丹佛血腥枪击案发生的前提。据联邦调查局(FBI)及酒烟和枪械局(ATF)统计,美国3.09 亿人口中,竟然拥有近2.5亿支枪。从1968年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被人用枪暗杀至今,美国已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枪击,每年死在枪下的人便多达3万人,而平均每天便有34日遭到枪杀。近几年,32人遭枪杀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以及将枪口直指联邦众议员吉福兹(Gabrielle Gifford)的枪击事件,都极大刺激着美国人的神经。

  在丹佛20日发生枪击案后,奥巴马第一时间发表讲话,表达对这一事件的震惊和对遇难者的哀悼,并誓言将尽全力将凶手绳之以法,并照料枪击案死伤者。美国最大控枪游说组织“防止枪支暴力布拉迪运动”并不领情。该组织发表声明说,枪支暴力受害者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行动。纽约市长彭博(Michael Bloomberg)也及时敦促奥巴马阐明对枪支管制的态度,但奥巴马对此并无表态。在分析人士看来,奥巴马对枪支管制的回避不足为奇。

  虽然民主党历来支持加强枪支管控,但奥巴马除了2008年竞选总统时承诺过将限制枪支获取,上任以来在枪支管控上几乎是鲜有作为。他没有努力恢复禁止攻击性枪支销售法令,也没有推动对枪支展销会上的购枪者实施背景调查的提案,甚至还签署法案允许客运列车乘客托运枪支、允许国家公园游客携带上膛的枪支。

  吉福兹2011年1月遭枪击后,奥巴马在当月的国情咨文演说中,提及了经济、教育、科技、移民、军事和同性恋问题,就是独漏枪支议题。事后他也并无推动禁枪议题。在2012年选举中,奥巴马甚至从未提到过枪支管控。分析认为,民主党历来主张加强枪支管控,奥巴马也不例外。他的基本原则仍是倾向管制枪支,只是迫于国内政治因素,奥巴马管控枪支的热情与积极度与其他议题相比仍相距甚远。

  宪法与选票绑架枪支管控

  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在枪支管制作为甚少,主要因为两个原因。首先,民众持枪受到宪法第二修正案的保护。美国有其独特的“枪文化”:民众把枪当作“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枪不是一种工具,枪是一种权利。”早在独立战争时期,争取自由的美国人就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公民持枪是对抗暴政、捍卫公民权的最后依仗。因此宪法修正案中,才专门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权利法案》第二条)。2008年美国最高法院曾裁定美国宪法赋予民众拥枪权,允许他们用于家中自我防卫的合法目的。2010年最高法院又裁定拥枪权不只适用于联邦法律,也适用于州和城市法律。

  这使得美国民众拥枪的权利再次得以保障。

  其次,选票决定枪支管制举步维艰。从过去15年美国政治史来看,管制枪支的议题对民主党籍总统而言都是吃力不讨好。当下,美国社会中支持控制枪支的民众并未超过半数。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9月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只有50%民众支持严格控制枪支买卖及所有权,另一半则认为保护美国人拥有枪支的权利更重要。另外,自1988年总统大选后,犯罪率议题在总统选举中越来越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议题。竞选总统的候选人都要从选票归属来考虑既得利益,如果“违民意”推行枪支管制,无异于自毁前程。

  还需指出的是,美国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集团政治。公共政策的制定通常是各种力量相互妥协后出台的,枪支管制也不例外。枪支管制组织和以全美步枪协会为首的反对力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竞相向国会施加压力。全美步枪协会拥有300万名会员,掌握大量选票和游说资源,很多国会议员便是该协会会员。因为它的存在,美国实施枪支管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因为挑战全美步枪协会,曾让民主党付出过巨大的政治代价。分析人士表示,1994年国会中期选举和2000年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失利的背后都有全美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影子。全美步枪协会在2008年大选中投入3,500万美元反对民主党人。据悉,2012年大选中,该协会又打算拿出4,000万美元。目前支持率已被对手赶超、单月筹款连输对手的奥巴马,自然不愿意轻易站在枪支管控立场上去挑战全美步枪协会。因此,枪支管控也就无从谈起,而“丹佛枪击案”或将继续上演。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