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在接受提名演说中3次提及中国。第一次提到中国时是在经济领域。他表示不相信再为富豪减税有助于创造就业,也不认为解僱教师或取消对学生的经济援助,有助于经济增长或帮助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跟中国同行竞争。第二次提到中国则是在外交领域。奥巴马称罗姆尼的主张,是想把美国带回曾经让美国付出高昂代价的单边主义年代,罗姆尼并没做好与北京交往的准备;第三次提到中国时则说,他的政府在跨太平洋地区重新部署了力量,并且代表美国工人面对中国的挑战。
在奥巴马预先准备的讲稿中,据报还打算第四次提及「中国」,原稿提到「不应该有公司不得不到中国找工人,仅仅因为他们在美国找不到有合适技能的人」。但在正式演说中,奥巴马将「中国」二字改为「海外」,内地中新社形容这突显了奥巴马的审慎。
一周前,罗姆尼在接受提名演说中也曾两提中国。首次提及中国时,罗姆尼称奥巴马「对煤炭和汽油产业的打击,将把能源和制造业职位送给中国」;第二次提及时,则称美国人「想要的那个美国」不会向中国借上万亿美元。
中新社分析,两人的「中国观」,相同之处是十分重视中国,并都聚焦经济领域,这表明未来4年无论谁当选,中美经贸关系都会有一番波折;不同之处则在于,奥巴马提及对华外交的问题,这表明他对过去4年的对华政策及成果颇为自信,意味未来4年可能延续现政策,而罗姆尼没提对华外交,若他当选,未来4年中美关系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另外,在经济领域上,奥巴马更侧重于与中国的「竞争」,至于罗姆尼则更具挑衅性,例如他曾声言一旦当选,就任首天就要宣布中国为「货币操纵国」,可见罗姆尼的态度更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