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司法部首次就2008年金融危机,向评级机构提出民事诈骗起诉,标准普尔成为开刀目标。当局指控标普于金融危机爆发前,在高风险的债务抵押债券(CDO)评级过程中,无视准则,滥发最高3A评级,欺骗银行等投资者,有份促成金融海啸,索赔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但有评论质疑,华府只挑标普提控,有报复标普2011年给美债降级之嫌。
金融海啸前,银行以按揭等生息资产,打包成按揭抵押证券(MBS)或资产抵押证券(ABS)出售,继而又将它们再打包成CDO,当中含大量次按贷款,当楼市泡沫爆破,即在金融市场引发骨牌效应。司法部目前的焦点,是标普约40个CDO的评级,它们卖给投资者后随即大贬值。其中一款获发3A评级的CDO,更在不到一年间变为垃圾评级,导致日本等多国投资银行损失惨重。
「3A级」CDO一年变垃圾
在金融危机前的楼市高峰期,标普向CDO发行商收取约1亿港元酬劳为CDO评级,有利益冲突之嫌。司法部今次控告标普的主要证据,来自标普职员间逾2000万页电邮,部分内容显示标普内部也对个别证眞产品的评级「深表关注」(见另表)。司法部指标普为增加收入、提高在CDO评级市场的佔有率,与产品发行商过从甚密,令评级受不适当的影响,漠视或低估真正风险。
美国传媒称,与刑事检控相比,今次采取民事起诉,举证难度会较低。知情人士说,标普跟司法部曾寻求和解,检察官开出条件,要标普至少承认一项诈骗罪,并赔偿约10亿美元,相当于其母公司一年利润。标普表明最多赔偿1亿美元,且不会承认有罪。标普忧虑一旦认罪,可能触发投资者纷纷兴讼索偿。
标普忧认罪后惹索偿潮
标普否认因商业利益而乱发评级,又指其他评级机构亦对相关证眞给予相同评级,自己并非唯一低估金融危机风险的机构,反驳诉讼「完全没有事实及法律根据」,质疑司法部此举是对标普作出不公惩罚。标普引述证交会的说法,指无论证交会、联储局,以至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及穆迪)都预测不到美国楼市会崩溃。
暂未知华府会否向穆迪和惠誉兴讼。穆迪拒就事件评论,惠誉则称「没理由相信惠誉将面临诉讼」。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的专栏作家哈姆林(Jason Hamlin)直言,很多评级机构当年都有滥发3A评级,福布斯等美国媒体可能因为政治不正确,迴避解答为何只挑标普控告。「答案是:标普是唯一给美债降级的主要评级机构。」美国媒体Newsmax亦指出,「标普现在可能要(为剥夺美债3A评级)付出代价,遭奥巴马政府法律报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2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3 | 于朦胧案牵扯两高官 传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
4 | 中国大使霸道要求被拒!战狼悻悻离开 |
5 | 北京强硬表态!要求“三思而后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