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压日本向中国让步 对美国不利

www.creaders.net | 2014-04-25 07:37:46  纽约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华盛顿——中日两国之间就东海上几座岛屿的主权归属产生的紧张对峙日益加剧,这对美国的利益和亚洲的未来具有深远影响。争议岛屿日本称为尖阁诸岛(Senkaku),中国称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东京和华盛顿都可以采取更多举措来缓和这种紧张局面,但根本问题在于中国威压其海上邻国的行为模式。美国意在缓和中日关系的任何计划,都应该使北京信服,威压不会再有效果——但对话和建立互信的举措可能发挥作用。

  争议岛屿目前处于日本控制之下,日本和中国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依据则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文件和口头表述。日本表示,中国称争议岛屿历史上归属中国是在修正立场,并指出中国官员1971年前从未宣称过拥有这些岛屿的主权。中国官员则称,日本政府2012年从日本私人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了其中几座岛屿,这打破了两国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一则心照不宣的共识,即搁置主权争议。

  然而,尽管两国都说是对方打破了现状,中国却在强势地推进其主张:在争议岛屿的附近水域增加了海上巡逻次数,禁止战略性金属的对日出口(此举违反国际协定),扩大了在日本列岛周围的军事行动,甚至穿越了日本列岛。

  从印度到菲律宾,诸多拥有领海的国家都正在以极大的担忧关注着中日摩擦。自从五年前中央军委批准了“近海战略”,意图在东海和南海海域获得更大的控制权以来,北京在跟这些国家的争端中也采取过类似的威压战术。这一战略不仅涉及海军,还有空军,正如北京去年11月采取的行动所示——它宣布的一个防空识别区,涵盖了日本和韩国在东海控制的一些小岛和海域。

  因此,关键不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岛屿争端,而是一个更加根本性的问题:中国是否会完全无视国际准则——或者无视美国的力量,利用其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来主张自己的利益。

  奥巴马政府一再表示,1960年的美日安保条约涵盖岛屿,东海的那些争议岛屿也属于其中,不过华盛顿对于根本性的主权问题没有表明立场。

  避免在东海意外发生冲突,这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但是推动日本在中国的压力之下,寻求与中国取得和解,是华盛顿所有选择中最糟糕的一个。

  两年前奥巴马政府就是这样对待马尼拉的,结果是华盛顿栽了一个跟头。

  当时,中国也是采用扩大海上巡逻和商品禁运手段,迫使马尼拉在菲律宾海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方称黄岩岛——译注)争端中妥协。那片历来由菲律宾控制的海域突然产生争议之时,菲律宾坚持要保护其控制权。奥巴马政府对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感到紧张,因而促使两国达成了一个协议,让双方都撤回了各自的舰艇。

  在短暂地撤回舰艇后,中国海军又冲回去控制了争议水域,不仅把菲律宾实力薄弱的海军封锁在外,还把家中世代在此谋生的当地渔民封锁在外。菲律宾政府已将该问题提交给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奥巴马在下周出访菲律宾时,将宣布和菲方签订新的安全合作和准入协议。不过,中国无意接受国际法院的仲裁,而且中国政府认为,此次事件是一次胜利。

  在风险更高的东海争端中,美国必须避免重蹈覆辙,不能过于一视同仁。避免意外军事对抗的最好方法是,中方接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提议,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他开诚布公,并接受日本政府的提议,让两国军方开展以建立互信为目的的对话,改善舰船间和飞机间的沟通渠道,启动联络热线。

  中国拒绝了前述所有提议,却转而展开了一场旨在妖魔化日本首相为军国主义分子的宣传运动。而安倍晋三的确是把日本的国防开支提高了0.8%。中方还提出,在两国领导人举行峰会之前,安倍晋三必须彻底改变态度。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建立互信的对话提议,把紧张的军事态势和不确定局面视为迫使对方对根本性争议做出让步的手段。

  在本周和下周的亚洲之行中,奥巴马应将中方对这些提议的接受,作为他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讨论争议岛屿僵局时的核心议题。

  在东京的会谈中,奥巴马和安倍晋三还应该重申,美日有意在今年年底前签订新的双边防御合作指南,这将给潜在的对手发送一个强烈的信号,即美日准备并肩面对任何区域危机,任何离间日本和美国的行动都将失败。

  同时,奥巴马和安倍晋三需要探讨能打消中国疑虑的举措,提供走出危机的潜在途径。

  一条路是推动中日恢复早前的谈判,对联合开发东海资源进行讨论。另一条路是让安倍晋三利用中方今年在争议岛屿周边的行动略有减少的时机,通过更公开的交流、更大的透明度,看中方是否同意达成更长期的安排。任何小小的松动都值得探索。

  说到底,美国无法化解根本性的岛屿争端,这不仅和渔业、天然气或民族主义有关,它关乎太平洋西岸未来的权力架构和秩序。尽管中国的所作所为远不像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在乌克兰的动作那么肆无忌惮,它依然是在试探,美国支持的亚洲现有格局及美国在亚洲的联盟有多大的强度。中方对该区域的这种思维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不过如果美国能切实地与盟友及伙伴联手,劝阻中国放弃使用威压手段,那就还有提出互信建立措施的余地,这些措施能缓和紧张局势,为之后提出外交解决方案赢得时间。日本已把有益的提议放到了台面上,理应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作者迈克尔·J·格林(Michael J. Green)是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亚洲和日本议题的副主任,也是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副教授。格林的文章收入了《激辩中国:美中关系十谈》(Debating China: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in Ten Conversations)一书。翻译:土土、张薇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人民币突然跳水 发生了什么
2 黑天鹅突袭 北京守不住了
3 不可思议 “习近平”消失!
4 暴跌第一城,从4.5万每平跌到1.3万每平
5 中国经济有多糟? 仅这一项 每户损失6万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