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31日报道,27日公开的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一盒录音带证实了长期以来屡见报道的一种说法,即克林顿“本可以在阿富汗坎大哈(Kandahar)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但由于担心伤及平民,因而没有行动”。
这段对话恰好就发生在2001年本·拉登策划的9·11事件的前一天。
一份关于2001年9月10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澳大利亚自由党前主席克罗格进行会面的音频表明,克林顿任总统时本来有机会击毙本·拉登,但却没有行动。
在录音中,克林顿说道:“本·拉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我花了好长时间来思考如何对付他,有一次我差点就逮到他了。”
“我本可以逮捕并击毙他,但当时必须要摧毁阿富汗的一个小城坎大哈(Kandahar),300名无辜妇女儿童会因此而死亡。”
“那我的行径和本·拉登就并无二异,所以我没有行动。”
坎大哈是塔利班组织的精神圣地,在克林顿第二个总统任期期间,坎大哈成为本·拉登的庇护处所。据说本·拉登当时就住在坎大哈的塔纳克农场(TarnakFarms)。
克林顿放弃击毙本·拉登的此番言论与200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NBCNews)的一篇报道相符。该报道称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就发现了本·拉登。同时2005年的一本畅销书也提到克林顿曾经有机会击毙本·拉登,但却没有行动。
在9·11事件的调查过程中,NBC得到由中情局的“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在2000年秋季秘密拍到的一份关于塔纳克农场的视频。外行人很难分辨视频中的图像,但一名NBC情报分析员称视频中有个和本·拉登身高相似的男人穿着白色长袍在农场附近走动,而且四周都有守卫人员保护。
据NBC报道称,所有情报机构都认为视频中的那个男人就是本·拉登,并质疑政府为什么那时没有将其击毙。
已退役的陆军上将唐宁(WayneDowning)表示:“我们当时还没有准备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
而在NBC该报道发表四年后,普利策奖得主史蒂夫·科尔(SteveColl)在他2005年出版的畅销书籍《幽灵战争》(GhostWars)中探讨了此事。2008年《纽约客》知名记者简·迈尔(JaneMayer)在其畅销书籍《黑暗面》(TheDarkSide)中又重新提及此事。
之前关于克林顿犹豫击毙本·拉登的报道还提到,当时的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JanetReno)对克林顿施压,敦促其不要使用致命武力来抓捕恐怖分子。
一名克林顿政府官员表示,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中情局并没有书面或口头命令要求击毙本·拉登,“我们的目标只是将他绳之以法”。
一份记载克林顿有偿演讲的记录表明,在9·11事件前一天克林顿确实是在澳大利亚,并由克罗格录下了他们会面时的对话。
克罗格在接受天空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将录音磁带一直秘密保存到现在只是因为他都忘记这回事了。
直到上周克林顿返回澳大利亚参加澳洲托伦斯大学的开幕式,他才记起这段对话。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视员工重磅爆料:内部已翻天覆地! |
2 | 曝这国已向美国输出首批稀土 北京跳脚回应 |
3 | 她靠美貌征服无数男人 48岁回老家种地素颜 |
4 | “高人”指点?胡锡进突发“习退位”强烈信 |
5 | 党媒喊“胡春华掌舵” 胡锦涛彻悟 须解决习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宣布加沙战争结束.议长痛 | 木秀于林 |
2 | 中国今天走到如此地步,根源是 | 老莘 |
3 | 神州神咒“解放后” | 阿妞不牛 |
4 | 一亿大学生的闹剧与噩梦 | 溪边树下 |
5 | 中国对抗美国四张牌:稀土大豆 | 随意生活 |
6 | 诺贝尔和平奖跌至谷底 | Jinhuasan |
7 | 中共政权垮台只是中国建设现代 | 老陆 |
8 | 骗子遇到傻子 | 阿妞不牛 |
9 | 逮着机会就酸两句,谁让你欠我 | 体育老师 |
10 | 老钱:我看诺贝尔和平奖 | 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