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界各地拉响恐怖威胁的警报,欧洲,中东等地报告恐怖袭击的惨剧,从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领导全球反恐,结果却不尽人意。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反恐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
据中央社报导,继比利时后,伊拉克与也门都传恐怖攻击,尽管同一天美国国防部宣布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有新进展,击毙该恐怖组织的第二号人物,但舆论尖锐批评美国总统奥巴马,从外交政策到反恐策略都不尽人意。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1个村庄星期五举行足球赛,1名自杀炸弹客在球场引爆炸弹身亡,造成至少30人丧生;同一天,也门亚丁效忠政府的军队检查站接连发生3起汽车炸弹自杀攻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已宣称负责。
但美国民众对这一切持批判态度。「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栏评论员克劳特哈(Charles Krauthammer)的文章,描绘反差形容,指出一边是布鲁塞尔的炸弹攻击、另一边是奥巴马和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哈瓦那看棒球、玩波浪舞,文章批评当现实世界弥漫全球恐怖情势升高之际,奥巴马则处在他的奇幻世界中,在忽略人权与民主的价值下,要完成被视为是美国外交政策开创性成就的古巴历史之旅。
报导说,美国媒体回顾奥巴马每逢重要外交出访,总遇上世界其他地方出现恐怖攻击,最近一次就是去年11月,他访问土耳其、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就在回程前,恐怖分子袭击巴黎,导致130人死亡,让他原定诉求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的旅程重点,完全转向对抗伊斯兰国恐怖组织。
纽约时报也评论,这显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有很大矛盾—他想把美国的影响力扩大到其他地区,但又受制于美国长期以来对中东承担的责任。
克劳特哈默对奥巴马对抗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策略没有正面评价,但回顾奥巴马对恐怖主义的发言,认为确实让美国舆论有很多讨论空间。
其实,奥巴马这次在古巴行期间回应布鲁塞尔爆炸案非常迅速,他强调对抗恐怖主义是他心目中头等大事。但舆论却很难忘,他在出访古巴前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访问的谈话,奥巴马说,他常常告诉幕僚,恐怖主义的恐惧被夸大了,美国人在浴缸中摔倒致死的机率,比死于恐怖袭击还高。
而在这次布鲁塞尔恐怖攻击事件中,有两名美国公民不幸身亡。
美国作为引领世界的大国,世人对白宫主人领导力的要求标准肯定更高,奥巴马希望以经济交往取代传统军事手段来影响世界,但克劳特哈默的文章批评,这7年来,全球现实情况的变化,是对奥巴马寻求和平美梦的顽强抵抗。
克劳特哈默还指出,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已成为全球威胁,当世界水深火热时,美国总统却放大假,并援引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人们对当时贵族班师回朝的评价是,他们什么教训都没学到,他们什么也都没忘掉,藉以批评奥巴马对抗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策略。
最高法一锤定音 保住了“奥巴马健保” | 她庆幸与奥巴马“没有生儿子” 原因令人意外 |
奥巴马家外两位女特工内斗,执勤丑闻引风波 | 奥巴马的光环已消失 |
震惊全美 拜登病了 川普要查奥巴马 | 哈佛无惧“断粮”反抗川普 奥巴马力挺 |
与奥巴马离婚了?米歇尔罕见打破沉默回应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风云突变,传习近平成立四人小组 |
2 | 事大了!被俘的中国兵喊话习近平 |
3 | 北京突然宣布这事 台湾急了 强烈遗憾 |
4 | 研究发现 当你开始这样睡觉 说明是真的 |
5 | 温西学区房|现代雅居·雪山景观·禅意花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