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裔示威抗议支持梁彼得(Peter Liang),使我感到不安,华裔对美国复杂的种族问题所知甚少。华裔不能仅因梁警官是“我们其中的一员”,就支持他。实际上,这样没有正视所有复杂问题,华裔在美国生活与种族息息相关,不能不承认在悲剧中,真正受害人是格利(Akai Gurley)和他的家庭。
一些华裔仍用“黑鬼(black devil)”等字眼形容非裔,或用母语说美国黑人的不是,现在应该停止了。实际上,这些言词只会在有色人种社区激起种族紧张,败坏华裔声誉,让事情恶化。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公立学校与不少有色孩子,包括非裔一起上学。告诉你的孩子“远离黑人”或“专心只听老师的话,做好你的功课”,只是回避紧张,没有妥善正视问题。
华裔用梁彼得有罪判决,与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的民权抗争相比,是历史背景意识的时空错配,须知金恩博士涉及的是更大的美国历史范围。梁警官和马丁‧路德‧金恩同是有色人种,此外,这样比较并不适合。
在纽约市,为支援梁警官的抗议引用金恩博士语录,完全歪曲和无视对非裔历史的深远认识。这种表述等同对非华人说,他们应该挑选孔子激励人心的言论,去界定人的责任与学养。
我乐见华裔学习金恩的历史和所有民权运动史,从而更有效清晰表达金恩的言行,而不是做不合理的比较。好的开始是观看Selma这部电影,提供美国民权斗争一瞥,或参观非美博物馆African American Museum,观察非裔美国人丰富的历史。
一些华裔错误地认为,要融入美国白人文化,当遇上麻烦,便可得到保护。梁警官和其他人需知残酷的现实,华裔或其他亚裔美国人并未真正融入美国。梁彼得可能有错误的假设,认为警察便足以逃脱刑事检控,正如同袍Eric Garner或与许多其他案件一样,警察行为不会受到检控。
另一现实是,作为在美国“永远的外国人”,华裔每天仍为这恶名作战。当别人看到我们时,会问“你从那里来的?”或“你父母从那里来?”甚至侮辱性的问“你真正是从那里来?”这种恶名让华裔觉得我们不是完全或真正“美国人”。梁案显示,我们没有用同一游戏规则。不幸地,在许多美国人眼中,我们仍是“外国人”。
美国复杂的种族问题,这只是开始,华裔社区在开展有建设性的对话上,应该作更多贡献。透过交流,华裔对当前美国种族历史,会有更清楚认识。(作者陈俊晖是美籍华人,在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公共行政硕士课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元看衰 全球最强货币崛起 |
2 | 央行晚上偷偷公布 一夜之间,数据爆表了 |
3 | 罕见一幕:三位前总统接连公开谴责川普政府 |
4 | 她16年前被公安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 如 |
5 | 看一场男性擦边秀 才知道什么是富婆的快乐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爆!习明泽公开对外放出这句话 |
2 | 传Nvidia口头通知中国同行一个坏消息 |
3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4 | 她在大会上高唱“女人也能干男人” 全场傻 |
5 | 关键时刻:著名学者警告习近平 |
6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7 | 美国订单崩盘怎么办?中国广交会出奇葩新规 |
8 | 突发!最高法院紧急叫停川普 |
9 | 曼谷倒塌大楼的“中国建商”竟这样被捕 |
10 | 中国口惠而实不至 导致这国经济崩跌 想回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