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中美关系变得如履薄冰,无论是特朗普打破中国底线与蔡英文通话,质疑“一个中国”政策,还是暗指北京在南海海域拦截没收美军无人潜航器是偷盗,或者是对中美贸易指手画脚,宣称要对中国征收特殊关税,特朗普对于中国的“不友好”从竞选初期到现在都显露无疑。但由于特朗普政策上的摇摆不定,其在对华政策也一直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为此想要理解特朗普在对待北京方面的态度,目前只能通过其在对华事务上的人事任命一窥究竟。
特朗普的亚洲团队 12月21日特朗普提名鹰派学者、曾高调批评中国的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担任新成立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主任,纳瓦罗是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商学院教授,也是《致命中国》一书的作者。显然,任命这样的对华强硬派正是特朗普彰显其对抗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决心。
特朗普商业贸易团队上的对华强硬派除了纳瓦罗,还有被他提名作为商务部长的亿万富翁威尔伯(Wilbur Ross),此人曾涉足钢铁生意,并同特朗普一样,表示“对于倾销者而言,将会祭出惩罚性的特别关税”。以威尔伯为首的贸易团队还包括前纽柯钢铁(Nucor Corp)首席执行官丹(Dan DiMicco)和三名经验丰富的钢铁贸易律师,而这幅班底早已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最前沿经历过各种洗。在看重钢铁贸易的特朗普眼里,这样的团队显然能为美国在对华钢铁贸易上争取更多的利益,也将使得美国在对华贸易上变得更加强硬。
除了对华贸易毫不手软外,特朗普在其它方面也丝毫没有松懈。据美国外交杂志《尼尔森报告》(Nelson Report)21日报道,前华尔街驻北京记者,海军陆战队上尉伯坦吉尔(Matt Pottinger)将可能担任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一职。如果该项人事任命属实,这将是白宫首位具有媒体与军事背景的人士掌握亚洲事务。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将主导美国对台和中国政策,过去多由资深外交官或智库学者出任。
伯坦吉尔很有可能会或得该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曾经阿富汗战区时与被提名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弗林(Michael Flynn)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弗林在阿富汗的幕僚,伯坦吉尔不但深得弗林新任,还与弗林等人合作撰写了一份极具影响力的报告,《修补情报:让情报在阿富汗发挥作用的蓝图》(Fixing Intel)。
此外,国防部与国务院亚洲助理国务卿人选包括前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Randy Schriver),卡内基的阿什利特利斯(Ashley Tellis),两人对中国的立场都不友善。同时,也有传言指向特蔡通话幕后推手的叶望辉(Stephen Yates),他跟未来的白宫幕僚长普利巴斯(Peince Priebus)关系铁杆紧密,但由于他曾任副总统的国安顾问,未来即使回归白宫,在弗林的影响之下,想要有所作为将严重受限。
无需过度解读 中美走向还需时间检验
目前来看,在主要对华相关职位上,特朗普的人事安排基本为对华强硬派,一旦这些人事正式上任,将对中美关系有着显著影响。但由于特朗普自身政策的不稳定,中美双方还在特朗普亚洲团队上任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相互摸索和试探的阶段。例如,特朗普近期就在不断对中施压,测试中国底线,希望中国方面能够对台湾问题或者经济制裁等问题作出正面回应。而中国方面克制的反应,也正是为了适应和摸索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而做出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