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雾霾肆虐季节,许多人不仅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发达国家,试图寻找一些治理空气污染的先进经验。众所周知,美国在过去数十年空气质量有了大幅好转,而一些人就想当然地认为,美国的成功在于将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转移给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他们觉得,正是因为把污染留给了别人,美国才能把绿水青山留给自己。但数据显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刊登的数篇论文,向我们解释了美国空气变好到底靠的是什么。2009年,美国乔治敦大学经济学教授阿里克·莱文森(Arik Levinson)利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BER)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的数据库测算,1987-2001年,美国整体制造业(包括海外的)增长了24%。假如是一对一转移,照理说污染也应该增加24%,但制造业带来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却实际减少了27%。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变化对改善空气污染的作用就没那么明显了。1987-2001年,产业结构转移只减少了12%的二氧化硫污染。如果1987年开始,美国净增加的每一笔进口都改为在美国生产制造,也就是把1987年后所有海外新增的制造业都搬回美国,并且不考虑科技进步,那么就能计算出转移给别国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概只有3%。当然不止是二氧化硫,所有受到监测的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都应验了这个结论。
美国空气变好,科技进步功不可没
富国空气持续变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将制造业中最肮脏的部分交给穷国来做,而是因为他们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更少的能源、更清洁的燃料以及更先进的污染控制设备……2014年,莱文森教授利用改进的测算方法,得到了更精确的数据,证明技术变革才是改善美国空气污染最大动力。
在此之前,莱文森教授没有考虑各行各业的污染强度,他把污染强度等同于基准年1987年的强度。随着时间推移,要是那些规模迅速壮大的行业清洁了更多的空气,那就夸大了技术的作用。要是那些规模发展缓慢的行业清洁了更多的空气,那就低估了技术的力量。于是莱文森教授就引入了时变污染强度测量技术来解决这个缺陷。
1990-2008年,整体制造业的实际价值由4.1万亿美元增长到了5.5万亿美元,但所有主要污染物都有了惊人下降。制造业每1美元产出带来的二氧化硫(S02)、一氧化碳(C0)、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有了64%-77%的下降。莱文森教授测算,其中90%以上的污染下降都来自于科技进步。
另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所以会产生102%的数字,是因为它的产业结构比较特殊地朝污染密集型转变,加重了空气污染,使得科技进步这个单一因素能够大施拳脚。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学者克莱尔·布鲁内尔(Claire Brunel)发现,欧盟国家空气的好转,同样与污染转移到别国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技术过硬。
不过,莱文森教授只指出了科技进步是美国制造业空气清洁的最大动力,但却没说是谁推进了科技进步,莱文森教授猜测是美国的环境法规。2016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刊登了约瑟夫·S·夏皮罗(Joseph S. Shapiro)和里德·沃克(Reed Walker)的论文,揭示1990-2008年,美国空气污染的下降主要归功于严格的环境监管,而不是美国把污染外包给了穷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2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3 | 6万亿美元就要被美国收入囊中 |
4 | 满分学霸惨遭藤校全拒!父亲发帖引爆全网 |
5 | 想不到 亚洲最幸福的地方在这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4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5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6 |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
7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8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9 | 传北京4月将有大动作 |
10 | 诡异!中共政治局会议报道不提“习核心”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