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一条新闻席卷了各大媒体头条。
导弹拦截的难度相当于,子弹打子弹。这次试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拦截,考虑到洲际导弹经常以接近“逃逸速度”进行突防,此次拦截的难度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美国在导弹拦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次试验的成功也增强了美国对于中段拦截系统的信心,未来美国会把部署在加州和阿拉斯加两地的反导拦截弹数量增加到44枚。
竞赛
说起导弹防御问题,那可真是充满了曲折和纠结。
最早期的弹道导弹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纳粹德国的V2火箭空袭伦敦,大家束手无策,唯一的解决之道是去轰炸它的发射架。到了美苏冷战期间,核弹+导弹的组合使得双方都有了毁灭地球的能力。但是美苏双方不是傻子,没想同归于尽,于是就催生了“导弹防御”这个了不起的构想。
最初是苏联人在1957年开始研发代号“水靴”的反导拦截系统。该系统的基本作战单元包括一个目标跟踪雷达、两个导弹火控雷达以及8枚拦截弹。不过,由于当时的雷达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成熟,这套系统不仅非常昂贵,而且精确度成问题,拦截弹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使用“撞击”的模式去摧毁来袭导弹,无奈之下,只有采取扩大战斗部爆炸威力的方式。
问题是,扩大到多大才够用?怎么能确保不太精确的导弹一定摧毁对方来袭的核导弹?苏联人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直接用核弹做战斗部。这招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鉴于这套系统可能给自身造成重大伤害,苏联一直用它来保护最为重要的目标——莫斯科。今天的俄罗斯也还在用这一套,不过已经更新换代四次,核战斗部也换成常规的了。
苏联这边折腾的火热,美国人也坐不住了。在196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下令部署“哨兵”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区。该系统一年后改名为“卫兵”,保护的目标由人口密集地区改为美国的战略核力量。1969年,美国国会批准部署“卫兵”系统。不过,由于“技术原因”,7年后,该系统就被关闭。
很显然,当时美国人的技术领先程度非常有限,但又不想学习苏联人简单粗暴的法子,于是只能玩拿手戏,用条约来拴住苏联人。这正中苏联“缓和气氛”、扭转自己在国际社会上形象的下怀。
1972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这个条约意图在于通过禁止美苏双方发展全国性的反导系统,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逻辑比较简单,如果美苏都不能对核导弹进行防御,那么谁也不敢冒险先进行核攻击,否则必定受到毁灭性核报复。这个条约的影响颇大,现存国际法体系下几十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多少都与它有所关联。
退约
只是很不幸,国际法是大国创制的,美国在自己的技术迎头赶上之后,对于这个条约就横竖看不顺眼了。里根上台后提出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这个宏伟的计划要求到20世纪末,在外层空间或地面部署以激光和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为主、包括攻击敌方侦察通讯卫星和拦截敌方洲际导弹的新型反弹道导弹系统。
简单来说,美国试图凭借自己的科技和财力,以各种“非核”的高能防御武器,构建一套太空和地面一体化的多层次立体防御网,对来袭导弹进行多层拦截,确保美国本土不会遭到核打击。
这个计划太超前太宏大,以至于今天许多人认为这是里根用来坑苏联人的骗局。这个说法是真是假,目前还不能轻易定论,但是有目共睹的是克林顿上台后立即把这个计划大幅度压缩成了两个计划,即用于保护美国海外驻军及相关盟国免遭导弹威胁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MD) 和用于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导弹袭击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
前者可能还不算是问题,后者明显违反了《反导条约》。可是这时候的美国早就不在乎“老虎缩水变猫”的俄罗斯的态度了,在要求修改谈判未果之后,2002年美国断然退约。
没了条约的限制,美国彻底放飞自我,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军方开始着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的“灾难性破坏”。
作为NMD的核心力量,美军在2004年于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基地部署了6枚陆基拦截导弹,2005年在该基地增加部署了10枚,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4枚。这些拦截弹的数量逐年稳步上升,目前计划将增加到44枚。
作为TMD的骨干力量,大批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巡洋舰经过改造后,可以搭载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另外,“爱国者-3型”(PAC-3)导弹作为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手段,将根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部署。
美军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为了让反导网络层次更多更密集,还开发了陆基“宙斯盾”系统和“萨德”系统,作为补强织密反导网络的手段。
此外,声称是为防范来自伊朗等国的潜在威胁,美国还在东欧建立反导系统计划,包括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导弹拦截装置以及在捷克建立反导雷达预警基地。现在,与美国合作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印度、日本、荷兰以及乌克兰。
理解
相较于俄罗斯掌握的数千枚核弹,美国的陆基拦截弹在数量上微不足道,而且过往的累累拦截试验败绩更让人怀疑其效果。但若从过往历史来看,美国在反导技术上的进步非常显著,继续下去,终有一天能够在本土和海外基地构筑起一张细密的“大网”。
怎么理解美国如此孜孜不倦的“反导”努力呢?
很简单,《反导条约》的宗旨其实早就把话说明白了。以前能够互相摧毁的有核国家谁也不会轻举妄动,可是一旦有一个国家有把握发动核突袭,同时自己又可以不受惩罚,那么核战争的风险恐怕只比“恐怖平衡”之下更大而不是更小了。
这就好像以前几个人在一个屋子里,互相不知道意图,但是手里都攥着刀子,所以谁也不会乱动。可是如今突然有个人给自己套上一副盔甲,这些人的心态还会像以前一样吗?
今日美国在东欧和东北亚的所作所为,正像那个穿上盔甲的人, 屋子里的其他人会怎么做?除了扔掉刀子跪地委命于人,更多的人会想法子弄来盔甲或者把自己的刀换成砍穿盔甲的开山大斧。
恐怕,这一次,美国的作为真的会招致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而这对于地球,绝非福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密友珍藏亲笔信 李克强最后遗言首度公开 |
2 | 改朝换代!新军改方案出炉 |
3 | FBI警告:这个骗局正席卷全美 你的钱或一夜 |
4 | 李强公开反击她:中国没傻到掏钱让外国人享 |
5 | 夫妻最佳“年龄差”是多少?不是3岁 也不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半夜悄悄解禁 中国有苦难言 |
2 | 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
3 | 以毒攻毒! 元老、张又侠联手请重磅人物出 |
4 | 密友珍藏亲笔信 李克强最后遗言首度公开 |
5 | 改朝换代!新军改方案出炉 |
6 | 习主席又一天大烂尾工程在路上 |
7 | 京城气氛紧张 军事防卫重镇突然换血 |
8 | FBI警告:这个骗局正席卷全美 你的钱或一夜 |
9 | 李强公开反击她:中国没傻到掏钱让外国人享 |
10 | 韩红曝唐国强丑闻 揭穿演艺圈假体面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党中央对东莞的态度 | 旅泉 |
2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3 | 赵晓:没有荷兰,世界将会怎样 | 万维网友来 |
4 | 冷眼:习近平丧失军权,恐现刀 | 万维网友来 |
5 | 杨纯华|和平统一的正义路径: | 万维网友来 |
6 | 中共高调宣称“高水平对外开放 | 陈家梁子 |
7 | 中国已经进入鼠代 | 汪翔 |
8 | 舒畅:对著名经济学家Jeffrey | 舒畅 |
9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10 | 张又侠与刘源联手 矛头将指向 | 胡亥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3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4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
5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6 | 请问:纪念抗日先烈,就是拥护 | 万沐 |
7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
8 | 爱泼斯坦 | 倩影 |
9 | 川普是狗熊还是撇子是鸵鸟?给 | 蒋大仁勇 |
10 | 还有不用预制菜的中歺馆吗?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