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纽约华裔刘先生在史丹顿岛,购置了一处房产。但在接收的过程中,刘先生却发现,该地址上的住宅被楼宇局判定为危房,必须推倒重建。刘先生同卖家沟通希望退款却遭拒。法律人士建议刘先生起诉对方,以争取自己的权益。
来到纽约布鲁克林美国亚总会求助的刘先生说,今年5月他经人介绍,从一卖家手中以30万元左右的价格购置了一处,位于史丹顿岛罗马大道上的一处房产,他说当时看中的就是该地址上较为充裕的空间,准备稍加修缮之后迁入居住。
刘先生:“土地是44乘100,房子占地24乘58。”
但随后,刘先生聘请的专业房屋鉴定人士告诉他,该地址的建筑存在结构缺陷,被市楼宇局判定为危房,不可进行改建,只可以推倒重建。通过计算和咨询,刘先生得知推倒重建的价格约为40多万,远超过他准备的用来修缮房屋的预算,而不推倒重建,该住宅禁止任何人居住。买了房却不能如意入住,刘先生对此表示气愤,他认为卖家在交易过程中,并没有向自己交代该房产的详细情况,认为受到了欺诈。黎保利律师事务所的案件经理宋大维查看了刘先生的购房合同,发现上面也存在疑点。
宋大维:“合约上确实没写太多的东西,只写了房子你买的话,是什么情况。没有写这房子不能改建,只能重建。”
刘先生说,自己多次联系卖家要求退款,但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刘先生,对此宋大维建议刘先生收集证据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宋大维:“拖这事情,你唯一能做得就是打官司,让他收回这份合约,把钱退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