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撰文指出,美国控枪难背后,反映的是的美国"政治衰朽",而控枪难更多的是因美国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封建制社会"。
他说,很多人一定认为这简直是儿戏之言:落后的封建制怎么能和如此先进的美国联系在一起?但他说,先别激动。美国这个国家确实在某些方面还带有无法抹除的封建制特征。美国标榜自己为"法治主义"国家,而不可动摇的法治主义即法治至上,其实就是前现代或封建制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
杨光斌说,美国宪法是独立战争之后各个"邦主"即事实上的封建领主或川普总统所说的奴隶主(当时美国经济制度是奴隶制)谈判的结果。在独立战争之前的将近两百年时间里,一帮受英国封建制王权欺压的前现代社会的英国人,跑到北美新大陆建立了最初的13个州,实行所谓的地方自治,奉行封建制社会的习惯法或所谓自然法,强调法律高于一切、不可触犯而且很难修改。这一点很像中国过去的"法祖宗之法",带有前现代社会或封建制社会的典型特征。
他表示,美国宪法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的不可触动性或"法治至上"原则。美国宪法规定,修宪需要经过2/3州和2/3国会议员的同意。作为立法者的美国建国之父们似乎很有先见之明,即使到了远离奴隶制的大众政治时代,大众依然不可能组成一个整体而达成2/3绝对多数,进而修改这部形成于奴隶制时代的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所谓宪法。而美国公民拥枪的权利就来自这个宪法。
他说,从最初13个州依据所谓习惯法的地方自治,到后来难于修改的联邦宪法,都是前现代社会或封建制社会的集中表现。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特征是什么呢?实行世袭制土地制度的国家,就带有前现代社会的特征;实行土地改革或土地革命的国家,基本都进化成了具有现代性和平等性的国家。某种意义上讲,土地改革乃至土地制度的革命就是一种"变法",而变法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因此,强政府和变法很多时候就成了现代性社会的象征。现代化既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也是一个国家比赛的游戏。
杨光斌说,如果没有强政权推动的变法,很多长期实行封建制、部落制的国家在生存上会更加困难。当然,美国情况比较特殊,它地广人稀,一开始主要是是信奉基督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同质性民族,因此可以若干自治性封建体联合的形式存在。但当联合自治触碰到根本利益即财产权时,这种自治很难继续维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控枪难题。
他表示,近些年来,美国枪击案接连不断,而且恶性程度还有所加剧。不久前发生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再创新高,致死59人,伤500多人,相当于一场中型战争的伤亡规模。每次"大屠杀"后,美国从总统到坊间无不悲痛欲绝,控枪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但最终却总是民意如空气,每次都不了了之,恶性枪击案成为一种常态,说好的尊重民意的"民主"哪里去了?换个角度观之,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人可持枪的美国事实上已处于一种"准内战"的状态。
杨光斌强调,枪支氾滥之恶不但是民间之恶,更是"国家之恶"、"政府之恶"。一个国家政权不能保证百姓生命安全而使后者经常处于危险之中,这难道不是一种恶政吗?如果政府为了保护百姓想修宪却做不到,则意味着政府已陷于一种恶政之网,只能看着恶政恶性循环。这种恶政的根源,就在于美国政治制度中的那些封建制因素。
他说,在器物层面,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在法律性的制度层面,美国却还带着无法抹去的封建制痕迹;在精神层面,美国到处挥舞的普世价值意味着它依然奉行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美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答案应该是一个十足的矛盾混合体。
他说,"政治衰朽"曾是50年前杭廷顿为形容发展中国家政治而创造的名词,如今却被其学生法兰西斯.福山用来形容美国的政治制度,断言美国已处于"政治衰朽"之中,因为美国已经成为"否决型政体",难以有所作为。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它难以"变法"控枪而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北京高层疯传:习近平又添新绰号! |
| 2 | 北京不敢提:习近平遭她羞辱,引雷霆之怒 |
| 3 | 北京突然跨出很危险的一步 |
| 4 | “日本梦”突然破灭,中国人震惊 |
| 5 | 瘫痪27年,44岁桑兰近况曝光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1 | 西安官场大塌方,一夜上百官员 | 雷歌747 |
| 2 | 狗屁 | 丁小明 |
| 3 | 红色后代无耻到了极点 | 周汉卿 |
| 4 | 中央下死命令逼李井泉必须往外 | 高伐林 |
| 5 | 中共“红旗”倒了! | 山蛟龙 |
| 6 | 悼老哥 忆几位浙江大学老姐 | 体育老师 |
| 7 | 中亚全线倒向美国,中共的一带 | 山蛟龙 |
| 8 | 一件小事——见证纽约华人餐馆 | 溪边树下 |
| 9 | 回国札记-2:语言的“魅力” | 爪四哥 |
| 10 | 从宋江架空晁盖看张又侠架空习 | 陈家梁子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