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2月3日,特朗普(Donald Trump)作出决定,将任命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为限期三个月中美谈判的负责人。在“习特会”之前的数次谈判中,这一角色主要由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 Mnuchin)担任,而作为贸易问题上的温和派他也更受到北京的接受。
有媒体分析,这是为了让美国在“习特会”的共识下继续保持在贸易上的强硬态度,确保中国能够满足特朗普政府之前提出的要求,同时避免在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做出过多让步。莱特希泽的强硬立场和丰富经验使得他能胜任这一要求。
但即使是莱特希泽主导谈判,最终的决策仍将由特朗普作出。特朗普在接下来的计划就是一味强硬吗?这可能并不全对,特朗普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或许会听取纳瓦罗(Peter Navarro)的建议,但是却不会像他一样行事,只懂得对中国施压。即使不担心中国的反弹,这样也很难得到成果。
其实,任命莱特希泽的决定可能反而意味着特朗普真正重视这次的谈判,而不会像之前一样随意撕毁协定。谈及莱特希泽的任命时,财长姆努钦称特朗普才是最终决策人。
中美贸易战在3月份开始酝酿,在7月正式开打,并在中期选举结束后突然回归平静,这段时间内其实都有国内政治和选票的因素在影响。为了调动保守派的投票热情,特朗普必须保持强硬,而在谈判中坚守立场最能展示这种强硬。他派温和派去谈判,却提出北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可能是为了使自己更有理由拒绝他带回来的协议。
现在一个重大的变化是,特朗普开始明确表示对协议的期待,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始终对谈判持悲观态度。在3日凌晨的推特中,他表示“和中国的关系有一个大飞跃!非常好的事情将会发生。”并随后安慰农民中国将解决他们的担忧。特朗普对选民的承诺可谓十分认真,说到做到。因此,为了确保协议达成,他派出了最信任的谈判专家,为的不是惹怒中国,破坏“习特会”的安排,而是使中国履行承诺,并履行他对选民的承诺。
同样,特朗普也希望中国能够认真对待这次谈判,而不是借着这段时间继续和他打太极拳,回避真正的问题。曾经在日美贸易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莱特希泽则有能力推进关键领域的谈判。三个月的期限和莱特希泽的任命,都显示出了特朗普对达成协议的迫切,因为民主党人和股市不会给他太多时间。
最后,即使是莱特希泽主导谈判也不一定要对谈判感到悲观,或者认为达成的协定一定是中国在吃亏。如果特朗普已经决心要和中国达成协议,像他推特中所大力夸耀的一样,他一定不会再向中期选举前一样漫天要价,此时的目的已经由务虚变成了务实,这意味着双方的让步。这次“习特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把中国绝不可能接受的条款剔除了,比如“中国制造2025”和“停止国企补贴”,接下来的细化落实肯定也会照顾到中国的立场。
所以,在这90天的期限中换帅莱特希泽,确实体现着特朗普态度的变化,只是这不一定是件坏事,而可能是中美达成协议的一个积极信号。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临危受命 习已成摆设 |
2 | 尬!美财长被连环逼问 彻底慌了…窒息现场 |
3 | 马筱梅3000多张大尺度照曝光 前夫再晒证据. |
4 | 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
5 | 直击:习近平抵达莫斯科 机场发表讲话曝光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 习冷血言论令人吃惊 |
2 | 中南海最新会议又现反常 |
3 | 政治局常委子女情况出现新情况 |
4 | 不幸被我言中,三针后遗症爆发了 |
5 | 突然,这封讨习檄文流传 |
6 | 面临毁灭性冲击 习突然怂了 |
7 | 拒绝出席 三胖和普大帝闹掰了 |
8 | 二线城市抛售潮越演越烈 |
9 | 突发:印度轰炸巴基斯坦 巴国击落印度战机 |
10 | 美财长披露同中共谈判内幕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