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欧洲正遭遇能源危机,但美国经济成了大赢家

www.creaders.net | 2022-09-21 22:14:28  世界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欧洲正遭遇能源危机,但美国经济成为大赢家。

华尔街日报报道,受到天然气价格飙涨的衝击,欧洲钢铁和化肥业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所需原料的制造商纷纷将业务转移到美国,因为后者的能源价格稳定,而且华府公布了针对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一系列激励措施。

部分经济学家警告,欧洲可能面临一个去工业化的新时代。根据业界高管,整个环境愈来愈有利于美国的竞争,特别是对押注生产化学品、电池和其他能源密集产品的公司而言。

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化学公司OCI本月宣布扩建德州的一间氨厂,OCI执行长Ahmed El-Hoshy说:“不用想就知道,到美国去。”

丹麦珠宝业者Pandora和德国车厂福斯今年稍早也宣布在美国扩厂,另外,特斯拉上周传出正暂停在德国制造电池的计划,因为该公司正考虑依美国8月通过的“通膨削减法案”取得税收抵免资格。

虽然欧洲仍然是先进制造业的理想市场,也拥有技术熟练的劳工,但最近几个月能源价格暴涨让许多公司备感压力。如果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没有便宜的替代选项,欧洲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一路持续到2024年,那里的公司势将另寻出路,对制造业形成永久的伤疤。

奥地利公司RHI Magnestia生产钢铁厂用来耐高温的材料,该公司执行长认为,氢能是欧美和其他地区取代化石燃料和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他因此“看好美国”,因为那里的钢铁需求强劲,而且华府承诺投资绿色能源,可望促进氢气的生产,最终降低其价格。

总部在卢森堡的钢厂阿赛洛米塔尔(ArcelorMittal),本月宣布两家德国厂减产,但表示今年对德州一家生产热压铁块的工厂的投资成果优于预期,部分原因是该厂所在地点“能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能源以及最终具竞争力的氢能”。

许多公司对于改变投资地点仍谨慎以对,因为例如炼铝厂之类的建厂计划要耗资数十亿美元、费时多年才能完成。但也因为这样,挪威化肥巨擘Yara International的执行长Tore Holsether指出,有些产业一旦搬了,也就不会回头。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