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编者按】看今时今日的媒体,往往会感觉美国两极分化严重,而且两端都在走向极化,双方似乎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但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安东尼·福勒(Anthony Fowler)在《新闻周刊》发表评论称,他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美国人是沉默的温和派,而且政策观点明智而连贯。以下是他的观点文章。
有一段时间,2022年中期选举似乎会给共和党带来一场大胜。然而,潮水似乎正在放缓;共和党人已经在重新设定预期,公开和私下承认,他们可能无法在2022年控制参议院。共和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对此做出了解释:“候选人素质”。简单地说,共和党提名的候选人对选民来说太过极端。
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两种选择都不满意。他们的政策立场介于两者之间。
这就是我和我的合作者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所发现的。这项研究着眼于美国政治中有影响力、但往往被低估的沉默的大多数:温和派。他们之所以保持沉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政治调查中,公众往往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温和观点。受访者被问及是否支持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支出。然后,民意测验专家、权威人士和学者就公众在基础设施支出上的分歧发表文章。但如果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应该投资基础设施,而不是2万亿美元呢?
然而,大多数美国人在大多数问题上的立场是:介于两者之间。
我们分析了数十万美国人对数百个二元政策问题的回答。我们研究了他们的回答模式,以确定他们的答案是否被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左/右维度很好地概括,或者他们的偏好是否更独特。我们发现,四分之三的美国人确实有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单一的意识形态维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概括,但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接近中间。换句话说,大多数美国人在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之间——与几乎都处于两个极端意识形态极点之一的国会议员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这些温和派经常被竞选活动、媒体和公共话语所忽视,但他们在选举中是重要的。平均而言,当国会候选人更有经验、意识形态更温和时,他们的表现会好得多,而这几乎都是由温和公民投票行为的变化所驱动的。
换句话说,温和派在美国选民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会赢得选举,谁会输掉选举。
在另一项研究中,我和芝加哥大学的同事威廉·豪厄尔(William Howell)没有询问人们是支持还是反对某项提案,而是询问人们对某项提案的要求。例如,我们问“你希望联邦最低工资是多少?”我们让人们填写他们喜欢的数字。我们发现,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比国会共和党人的观点更自由,但比国会民主党人的观点更保守。
即使是自认为是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的美国人也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有党派之分。我们发现,这些有明确党派归属的人也不会天真地接受本党领导人的立场,他们会令人惊讶地接受反对党领导人的说服。
美国公众并不像你被告知的那样有党派之争或两极化。大多数美国人的政策观点明智而连贯,介于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和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之间。想要赢得11月选举的候选人应该注意这些发现。在竞争激烈的竞选中获胜的方法是吸引众多中间选民。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4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5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