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打卡死亡麦当劳,西雅图最抽象的网红景点

www.creaders.net | 2024-10-25 12:01:08  腰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出去玩的时候认识了一对西雅图的程序员夫妇,听说他们家里阳台上就能看到雪山,我快羡慕哭了。我最喜欢雪山,但每次看雪山都路途遥远,有时候赶上雨天,一蹲好几天都云遮雾罩啥也看不到,可住西雅图的人,可以天天在床上看雪山诶!

西雅图不仅诞生了微软、亚马逊、波音、星巴克、Costco等巨佬,最关键的是,人家一年四季还有采不完的菌子,赶不完的海,钓不完的King salmon,从那之后,西雅图就成了我心中的宇宙中心。

在小城市郊区住久了,因为长期没有花花世界的刺激,人的欲望变得很淡。

没有大都市的名利场,渐渐觉得Costco的衣服越看越顺眼,身边的人都这么朴素;

中餐普遍难吃,屡次失望之后没有了外食的兴趣,从北京的烤鸭到新疆的馕,八大菜系要吃什么都自己动手;

没有地铁,去哪都只能自己开车,所以尽量不去堵车和不好停车的繁华场合,学校超市家三点一线。

中超里的菜品种少又不新鲜,买回来几天就坏掉,我选择自己种菜,连辣椒这个赛道都细分出了云南的皱皮辣椒、湖南的樟树港辣椒、螺丝将军、日本的shishito、意大利的甜椒,武汉的藜蒿红菜苔空心菜苋菜也在花盒里茁壮成长,整个夏天,我们连菜都没有出门买过。

住在小城市,我俩犹如两个貔貅,艰苦朴素地挣钱,完全找不到机会花钱。

前段时间终于去了趟西雅图,发现人花钱的欲望,果然还是需要特大城市来激发。

妮莫和她喜欢露营野炊的爹妈截然相反,她是citywalk爱好者,最喜欢端着一杯手作咖啡漫步在都市街头,逛逛艺术展,听听古典音乐会,武汉话叫“韵榨子”。

可惜我们家没有这种条件,门口唯一一家咖啡馆下午三点就关门了,只有星巴克的提神汤(还不如我自己做的)。

一到了西雅图,她立刻报复性消费,打开地图把四周4.6分以上的咖啡店拉了个清单,一大早7点就拉着我出门排队。

我偶尔喝咖啡只是为了缓解偏头痛,对咖啡因非常敏感。没想到大城市的咖啡馆,一样的价格,却双倍的strong,一口下去差点让我喷出来。

定睛一看人家小黑板上的告示,小小一杯咖啡里放了两份Ristretto特浓,折合4份意式浓缩,这是熬中药啊!

周围的人更屌,奶都不加,直接端着浓缩原液优雅地小口抿着,大城市的人,果然需要更大剂量的咖啡因来打起精神。

在西雅图的那几天,妮莫早上一杯咖啡,下午一杯奶茶,晚饭一杯水果茶芝士茶,走之前清单上都没喝完。

我发现了小城市的好处,没有这么多选择和诱惑,每月光咖啡奶茶钱就立省600刀。

吃饭也是一样,我想吃的国内美食,这里全部都有,每天恨不得塞5顿,不住西雅图,每月餐费立省1500刀。

透过落地玻璃,一边欣赏华灯初上的街景,一边吃着现捏的蟹黄汤包,如果我们那旮旯有这种餐饮水准,我还会一听去餐厅吃中餐就清心寡欲吗?我天天选妃啊!

尽管最后已经吃撑了,我还是力劝妮莫再加个菜——因为回去就吃不到了哦。

结果一边等加菜一边刷到小红书的扎心推送:

“温哥华全面碾压西雅图中餐”

“如果不吃中餐,我觉得西雅图还好”

“西雅图的中餐难吃哭了”

喂,你们这些人够了!

本刘姥姥还在思考怎么能天天吃这么好吃的茄盒的时候,你们已经连茄鲞都吃腻了。

之前看着有些人年薪50万刀还开贴诉苦,说根本买不起爱马仕,存不下钱,我确实不怎么能感同身受。

现在我知道了,他们虽然赚得多,但被诱惑的地方也多,大城市里各种好逛的店,好吃的馆子,漂亮的艺术品,连超市卖菜都摆得赏心悦目,我之前说我没有购物欲,是我根本没有踏足红尘!

还有最大的一笔开销,住房。中西部60万的房子,到了大城市,同款没有200万拿不下来,就房子这项,又立省150万刀。在小城市,挣10万刀的人,可能需要在大城市挣到35-40万刀,才能有同样的生活品质。

生活在小城市,除了被动省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治安。

上次登机前,听见两个去美国上夏令营的小孩聊天:哎,都是我妈逼我的,我一点也不想去美国,说不定就被枪击了。另一个小孩说:我也很害怕,听说那里到处都是吸毒的人。

说实话,我也没亲眼见过,和她们一样,是在新闻里看到这些的。

因为美国的大城市和小城市,市中心和郊区,富人区和贫民区,就犹如折叠世界,次元壁是不通的。

就算同一个大城市里,富庶的郊区,警力充足,甚至可以夜不闭户;但一旦到了市中心,则是满街流浪汉,乌烟瘴气,晚上可以拍恐怖片。

桑姐之前住过波士顿,刚下飞机几天,就被人踩点偷了家,小偷挺文艺的,连吉他都给背走了。警察来了之后,跟美剧里一样,有个穿着长风衣的专家,提着箱子,拿着各种家伙事采集了指纹和脚印,场面很专业,最后不了了之,毫无音讯。

后来因为工作搬到了中西部,为了孩子上学一直住在学区。虽然邻居近几年开始抱怨治安不如以前了,但经历过繁华都市的我,满意的阈值降到了最低——有时候车库门忘了关,回来竟然没有被偷家?出门旅行快递放门口三五天,竟然还没被人拿走?

在这种小城市郊区住久了,就会产生认知偏差,觉得其他地方也都是这样,绿草如茵,邻里友善,一切美好得如同楚门的世界。

但是当你来到大城市的市中心,就发现同一时空里,存在着平行世界。

西雅图我住在最繁华的派克市场附近,香奈儿LV门口就睡着不少流浪汉,红绿灯路口也能看到不少形容枯槁的瘾君子颤巍巍地走过。

市中心有一家麦当劳,江湖人称“死亡麦当劳”,据说这里过去白天捅人,晚上开枪,黑帮在此发生的最激烈交火打死7个路人。如今它已经成为爱玩抽象的网友心中必打卡景点之一。

因为过去是黑帮最爱的du品交易地点,经常发生火拼,现在麦当劳改成全防弹玻璃,里面有座位却从不开放,只有一个纯狱风装修的外卖窗口。

作为抽象景点爱好者,我还是壮着胆子去看了一下,不分四季白天黑夜,门口都被奇奇怪怪的人包围着,似乎在交易什么,那侧人行道都没有游客敢近身。

但这一侧的马路边,像我一样假装路过,却用余光偷瞄的好奇网友倒是不少,我飞速举起手机拍了张照,被黑大哥狠狠地瞪了一眼。

晚上7点,路上还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一到了8点,人群渐渐消失,三三两两无家可归的怪人就再也藏不住了,整个市中心开始变成了现实版密室,带孩子回酒店的路上,一路和毒虫擦肩而过,跨过流浪者的被窝,简直是太刺激了。

据当地的朋友说,这还是近期集中清理后的结果,上周这附近还是乌央乌央的“zombie”,他们走路姿势跟植物大战僵尸里的那些僵尸一模一样,双手垂在身前,弯着腰看不见脸,白天看见都很恐怖。

我很好奇这些人是如何成为流浪汉的。

在我从前的认知里,他们应该是没有受教育没有正经工作,懒惰不上进,又染上了毒品、赌博等恶习、或精神疾病才会无家可归。

但读了一些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论文,我发现我的想法还是过于片面地强调个人因素了。

无家可归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为什么越是大城市,流浪者的问题就越明显?

因为像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等超级大城市,房价年年上涨,居民收入差距巨大,西雅图这种规模的社区基尼系数评分每上升一分,当晚无家可归的人数就会增加562人。

离婚生病失业欠债等变故,会迅速地让一个人支付不了房贷和昂贵的房产税,被赶出自己的房子,变成无家可归者。

而美国,又不像东亚社会那样,具有强烈的亲族纽带和宗族观念,一旦个人遭遇不幸,就会面临流离失所。

在个人家庭和生活信念都崩塌的时候,尝试毒品自我麻醉,希望用赌博来一夜脱困,成了很多流浪者的选择。

人类建造了超级都市,又被城市丛林吞噬,迷失在钢筋水泥间的喧嚣中,仿佛无尽的欲望将苍穹遮蔽,只有那偶尔闪烁的星辰,透过高楼的缝隙,依稀提醒着我们最初的渴望与宁静。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