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新媒体,请坐第一排

www.creaders.net | 2025-02-14 15:39:17  点停实验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5年1月31日是个星期五,对美国的新媒体人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从此,他们中的一些幸运儿可以大摇大摆走进位于白宫西翼的布雷迪新闻发布厅,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老牌媒体记者一起,采访报道白宫的新闻发布会。而且这一次,他们坐在第一排。

他们能坐第一排,是因为四天前的1月27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她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白宫将向独立记者、播客主播、社交媒体网红以及内容创作者开放记者会席位,这个席位叫“新媒体席”(new media seat),就在第一排,这些位置原来是留给新闻秘书助理的。

这一措施直接拉近了政府与新媒体和新媒体人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在数字空间,更是在现实空间。从布雷迪新闻发布厅出门右转,走到走廊尽头,然后左转再走到头就是总统办公室,整个距离不到50米,在走廊里与总统打个照面,聊上几句,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美国总统本身也经常参加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总统与新媒体人不管是友好互动还是唇枪舌剑,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为现实。

其实这一改革措施并非偶然。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播客、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迅速崛起,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信息传播的权力结构也在重构。

白宫记者会的这一项调整,不仅是对新媒体重要性的认可,也预示着未来媒体格局可能发生的深刻变化。

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这么迫切拉近与新媒体的距离?在1月27日的发布会上,卡罗琳·莱维特首先肯定川普在竞选期间的新媒体策略是极为成功的,其次引用盖洛普民调,说明美国人对大众媒体的信任已达历史新低,传统媒体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但如今的主角无疑是新媒体(new media),因为年轻人更愿意从播客、博客、社交媒体以及其他独立媒体那里获取新闻。

她反复说的“新媒体”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新媒体人能获准进入白宫?

这一次开放的采访资格面向的人群就是最直接的说明: 独立记者、播客主播、社交媒体网红和内容创作者,而且她还补充说,任何人不管是TikTok的内容创作者、还是博主或主播,只要是正经地做新闻,无论用的是什么媒介,都可以申请白宫的采访资质。

这个群体范围不可谓不广,所以在政策宣布后的四天内,白宫就收到超过1万份申请。

从人群范围看,新媒体一般具备这几个特点:在生产上,一般都是由个人或小型团队创作,形式灵活多样,如短视频、直播、播客等;在渠道上,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兴渠道进行传播,而非传统的网站或移动应用;最重要的一点,在互动上,新媒体产品的互动往往是实时的,用户的互动和反馈甚至成为新闻产品的一部分。

是不是具备以上特点的新媒体就能取得白宫的新闻采访资质?显然不可能,卡罗琳·莱维特补充了一个限定条件: 生产的是合法的新闻内容(legitimate news content)。

首先是“legitimate”,可以译为“合法的”或“符合新闻标准的”,在新闻领域,“legitimate”强调的更多是内容的真实性。这一要求更像是美好的愿望,因为对于多数新媒体人来说,想让他们像传统媒体一样遵循规范的流程,进行繁琐的事实核查,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其次是“news content”,指新闻内容,强调所生产的内容必须是新闻性质的,而不是娱乐、广告或其他非新闻内容。

合在一起,“legitimate news content”指的是真实且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即便按照这个标准筛选下来,还是会有一大批申请人,而目前布雷迪新闻发布厅的记者座位,一共只有49个,这就注定,能被选上坐在第一排的,仍然只是少数中的少数。据说会采取轮换制,即根据当天的新闻发布会重点选择少数的新媒体代表到场。

​新媒体 请坐第一排

《无情》播客(Ruthless podcast)联合主持人约翰·阿什布鲁克(John Ashbrook)就是那个少数之一,他是第一位出现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的新媒体人。在1月31日的发布会上,他是第一位提问的记者,他的问题——“传统媒体在报道美国边境危机问题上是不是已经脱离群众了?”——也给予传统媒体“无情”的一击。

约翰·阿什布鲁克提这个问题并不出人意料。《无情》播客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政治类播客节目之一,它的特色就是幽默、犀利地探讨严肃问题,也会经常不留情面地批判假新闻和传统媒体的偏见。

不知道在座的传统媒体记者心里是不是打翻了五味瓶。不管如何,2025年传统媒体的日子不会好过。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新闻还是一门好生意吗?》中探讨过此问题,我们进入了 “新闻创作者时代”,早前的数据显示,仅在TikTok上就有超过100万的新闻创作者,这一群体的进一步扩大,无疑会极大地挤压传统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的生存空间。对照看来,美国主流媒体更需要来一场系统性变革。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用好一切可用的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白宫向新媒体创作者敞开大门,既是表明开放的姿态,更是现实的需要。不管是拜登还是川普政府,在利用一切渠道放大政府声音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

拜登时期的白宫数字战略办公室主任说:美国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Our job is to reach Americans everywhere that they are )。现任白宫新闻秘书的目标更直接,她说:我们就是要让川普的声音传遍天下(It’s essential to our team that we share President Trump’s message everywhere)。关键词都是,遍地开花(everywhere)!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中美冷战
11
以哈战争
2
川普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AI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万维专栏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大S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