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安官员Signal群组泄密案件闹得沸沸扬扬,但从泄漏的聊天纪录中,除了战争计划,还能看出这些高官在群组内的发言风格以及扮演的“角色”。
Business Insider指出,如果把群聊内容代入到更贴近生活的场景(不是关于战争,而是如选餐厅、小组报告,或寻常工作讨论),我们能从中总结出很多不同人在群组聊天时的性格特点,甚至发现自己的聊天习惯和用语问题。
以下是编辑纳塔波利斯(Katie Notopoulos)总结出的每人聊天风格,这个分析与实际性格无关,但我们也可能从中窥见自己在多人群组聊天中都扮演著什么样的角色。
国安顾问沃兹(Mike Waltz):起头人
沃兹是一切的发起者,这样类型的人通常希望得到作为“起头人”的功劳,但不一定会在工作中有更多实际贡献。
他也常常不使用完整的句子,而使用像“Pls”和“Thx”这些缩写,显示他的手机可能没有开启自动纠正错字的功能,并且他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很高。
国防部长赫塞斯(Pete Hegseth):风纪股长
赫塞斯这样的角色是理智的代言人,时时确保团体计划不会偏离正轨,并且巧妙使用语言来控制那些试图让事情脱轨和挑起麻烦的人。
在群组聊天中,这样的人常会负责制定行程、在餐厅订位、记帐,并且在必要时提醒大家记得平摊费用。
为了让他的信息更清晰,赫塞斯喜欢空行和换行,但这也让他的每则信息都占用了大量空间。
国安官员Signal群组泄密案件闹得沸沸扬扬。路透
副总统范斯(JD Vance):有点状况外的那个人
范斯这样的人总是有些踉踉踌踌地被加入群组,对所有事情一知半解,还可能找借口推托制定计划的责任,但是在计划已经快要敲定时,在最后一刻提出反对。
这种人会在大家都同意了去哪家餐厅之后突然说:“如果你们都来我家,大家一起吃外卖怎么样?”
这样的人有些过于随意、情绪化,而且说的话有时自我为中心,喜欢把所有事情都扯到自己身上。
中情局(CIA)局长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显眼包
像拉特克利夫这样的人比较喜欢邀功:虽然没有参与小组报告的前期准备,但却试图确保自己也是一分子,以获得功劳,可能会在报告前提出负责修改字体和颜色。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本周二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图片来源:Kenny Holston/纽约时报
白宫幕僚长威尔斯(Susie Wiles):潜水怪
这个人从来不发言,如果不数人头可能会忘记威尔斯这样的人还在群组里,他们只有在所有工作都完成之后,才会附和说一句“谢谢大家!”。
国务卿鲁比欧(Marco Rubio):猫咪踏键盘
鲁比欧一类的人和威尔斯一样几乎不说话,而一旦发言总是让人摸不著头脑:使用奇怪的标点符号和错乱的字母,像是家里的猫咪不小心踏到了键盘上,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反恐中心主任提名人肯特(Joe Kent):求私聊
肯特这样的人不喜欢在群组中挑起争端,即使有所不满也不会在所有人面前提出,而是会私下找到当事人(或其他人)讨论问题。
白宫副幕僚长米勒(Stephen Miller):刷存在感的旁观者
米勒这类人可能是最后才被加进群组的,虽然迟到却想积极参与讨论并掌控局面,因此会提出和原本内容关系不大且不是太重要的对话,像是在讨论订机票时突然探讨起明星坐私人飞机的环保议题。
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表情符号大师
几乎不打字、只用表情符号,或甚至是按赞、按爱心这样的方式沟通。
情报总监加巴德(Tulsi Gabbard):查无此人
如果和加巴德这样的人在同一个群组里,你已经忘记还有他在了,因为他关上了群组的提醒,全程没有任何参与,只会在突然上线时发言、吓你一跳。
《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泄密者
最可怕的一个人,戈德堡会截图群组对话然后泄露所有八卦。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