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热议:关税之外,川普还有什么牌可打?

www.creaders.net | 2025-05-11 23:24:53  九万里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墙内自媒体九万里评论文章:这两天,中美两国经贸牵头人在瑞士就关税问题进行了首次会谈,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接下来,双方预计还将举行多轮谈判。

  以特朗普的性格,如果发现美国无法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很可能会集中抛出更多施压手段,人为制造“谈判筹码”,逼迫中国作出让步。

  第一任期,特朗普不仅挥舞关税大棒,还无端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实施对华芯片断供,打造“小院高墙”,唆使加拿大以“莫须有”罪名抓捕孟晚舟,打出了全方位对华遏压的组合拳。

  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战引起了内外反噬,恼羞成怒的他很可能会像第一任期一样,放出更多阴损的“毒箭”……

  金融“毒箭”:美元贬值,债务重组。

  实际上,关税战只是特朗普经济金融构想中的一环。

  特朗普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在2024年的一篇报告中曾提出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具体内容是通过债务重组、美元贬值、关税调整、分摊安全成本等系列手段,重构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为美国霸权输血续命。

  该协议的两大核心策略就是“结构性美元贬值”和“债务货币化”。

  推动美元贬值。

  特朗普认为,美元贬值对于增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项。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表达对强势美元的不满,认为其削弱了美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在特朗普看来,美元贬值一方面可以对冲高额关税带来的物价上升,另一方面可以使美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价格优势,增加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利润,进而刺激商品出口、带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制造业回流,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与贸易逆差。

  而对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若特朗普成功施压美联储降息,将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进而削弱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近期,特朗普频频发声,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甚至不惜多次发出“解雇威胁”。然而,鲍威尔坚持美联储的独立地位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坚决不肯向特朗普服软。

  由此观之,短期之内,特朗普想实现美元贬值仍有一定难度。

热议:关税之外,川普还有什么牌可打?

  转嫁债务危机。

  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膨胀到36.2万亿美元,其中还有近9.2万亿美元将在2025年陆续到期,债务违约风险高企。

  对此,有学者指出市场越发难以消化美国政府的借贷需求,美债可能进入“死亡螺旋”。未来,美国可能将进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利息”的阶段。

  债务危机是美国的心头大患,但特朗普政府的应对策略可能不是控制债务规模,而是通过债务重组和长债置换,将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让全世界为美国的挥霍无度买单。

  “海湖庄园协议”的提议是,将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转化为100年期的不可交易零息债券,以减轻美国的债务利息支付压力。

  我们大量持有美债,若特朗普政府真的使出“短债变长债”伎俩,无疑将使中国的外汇资产严重缩水、国家利益严重受损。

  科技“毒箭”:技术封锁,长臂管辖。

  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是特朗普政府一以贯之的战略。

  第一任期时,特朗普政府就在科技领域频出狠招,将华为、中兴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限制其使用美国技术,切断芯片等科技产品供应,试图遏制中国高新技术发展。

  再次执政的特朗普政府极有可能继续强化对华科技封锁与打压,将“小院高墙”升级为“大院铁幕”。

  加强关键技术封锁。

  相比第一任期,当前的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升级对华科技脱钩措施,提出“中美双向投资全面切割”,要求美国企业停止在华大规模投资,并升级半导体管控措施。

  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明确将中国定义为“外国对手”,全面加强对中国在美科技、能源等关键领域投资的审查,甚至计划重新评估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VIE结构合法性。(另见本号文章《中美经济高层刚通完话,美方就抡出了“最严投资限制”的重拳!》)

  未来,特朗普政府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对华关键技术封锁,甚至彻底切断对华芯片出口。

  一方面,美国可能加大对中国芯片制造设备、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力度,联合盟友对芯片生产制造关键物资实施更严格的禁运。

  另一方面,美国可能对在美留学、工作的中国半导体领域科研人才进行更严厉的限制与监控,从人才层面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创新能力。

  打击中国科技企业。

  当前,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日益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技术。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续滥用“长臂管辖”手段,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将更多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全方位阻挠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限制其与美国企业合作,阻断其获取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破坏其全球供应链布局。

  今年2月,美国国会提出《2025年美国人工智能能力与中国脱钩法案》,妄图推动中美AI领域全面“脱钩断链”。目前,美国多个部门已宣布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DeepSeek,要求员工不得下载、访问或使用其相关应用和网站。

  近日,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问题特设委员会又渲染中国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要求将其列入制裁清单。

  未来,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继续扩大打击面,动用各种手段打压中国的先进科技企业。

  军事“毒箭”:制造紧张局势,破坏周边安全。

  在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直接爆发冲突的后果难以想象,特朗普政府也很清楚这一点。但美国仍有可能通过打“南海牌”“台湾牌”,搅动地区局势,挑起摩擦冲突,破坏中国发展的和平环境。

  怂恿菲律宾“倚外闹海”。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更加频繁地在南海拉帮结派、兴风作浪,与菲律宾等国开展联合军事演习。

  在美国等外部势力撑腰下,菲律宾多次派出飞机、舰船非法侵闯中国南海岛礁,企图侵犯我海洋权益。

  未来,美国可能在南海周边地区部署更多军事力量,强化其军事存在,扩大军事演习规模与范围,派遣更多先进战舰、战机进入南海。

  美国还有可能进一步怂恿菲律宾在南海采取更具挑衅性的行动,甚至与中国发生军事摩擦,破坏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推动台当局“以武谋独”。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特朗普一直有意在台湾问题上保持战略模糊,甚至放风“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交易”。

  但为了对华施压,制造谈判筹码,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会铤而走险,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美国可能在军事层面上强化美台勾连,进一步提升对台军售规模与质量,提供更多、更先进的进攻性武器装备,同时增加美台军事互动,如开展联合军事训练、高层军事人员互访等,推动台湾当局“以武谋独”。

  舆论“毒箭”:捏造虚假叙事,大打认知战。

  特朗普政府一向擅长利用舆论工具,对华实施攻击抹黑,渲染“中国威胁论”。

  第一任期时,特朗普政府就推出了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在美国大肆开展针对涉华科研人员的“猎巫运动”,导致大量与中国有关联的专家学者、留学人员遭到刑事指控。

  如今,特朗普政府又有故伎重施的迹象:先是无理撤销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后又纠集盟友指责中国对其进行“网络攻击”,并以“黑客攻击”为由起诉十余名中国公民。

  未来,美国可能会推出“中国行动计划2.0”,对中国在美学者、留学生等群体进行打压迫害,炮制所谓的“中国间谍案”,抓捕起诉中国公民,来换取谈判桌上的更多筹码。

  同时,美国还有可能复刻第一任期的“孟晚舟案”,对中国科学家和科技企业负责人下黑手。

  如果中美关税谈判进展不顺,特朗普迟迟拿不到他想要的结果,那么就有可能放出这些“毒箭”。

  对此,我们不得不防……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