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刊“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近日发表一项研究指出,纽约市98%的土地正在下沉;其中,包括拉瓜迪亚机场(LaGuardia Airport)在内的部分区域,每年沉降速率超过5毫米。长此以往,地层下陷将对城市基础建设、洪水高风险区与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
这项研究指出,纽约地层下陷主要由气候变迁、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以及都市建设本身所带来的重量等多重因素交互造成。虽然每年几毫米的变化乍看之下似乎微不足道,但专家警告,即使是细微变化,长期下来也将导致淹水频率上升、建筑结构损坏,甚至淹水范围扩大。
研究显示,全美目前居住在地层下陷地区的人口中,超过1/4来自纽约市,意味著全市约870万人皆暴露于不同程度的风险中。而纽约市也因此与休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等大城市一样,被列为地层下陷威胁加剧的“高危区”;此外,全国已有超过2万9000栋建筑位于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的沉降带。
研究指出,地层下陷加上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科学家所公认的现实威胁。当地面高度降低,将削弱城市原本抵御海岸洪水的天然屏障。未来若遇风暴潮,海水将更容易倒灌内陆,导致更多社区与基础设施,如地铁等,面临高风险。
位于布碌仑与皇后区交界处的小型社区“地洞(The Hole)”,长年以来饱受地势低洼与基础设施失修之苦;该区就因地面高度比周边地区低约30呎,成为纽约市最容易淹水的地区之一。
虽然地层下陷难以完全阻止,但研究指出,人为因素导致的部分可以透过政策改变减缓,例如限制地下水抽取、加强基础建设耐灾能力等。研究者呼吁,关键在于“减缓与适应”并进,否则纽约天际线恐怕会逐年接近海平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