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鲍威尔释放信号:美国经济呈现“奇怪”的迹象

www.creaders.net | 2025-08-24 21:37:45  华尔街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鲍威尔的谨慎基调反映了美联储正在努力应对的棘手经济动态:他称尽管失业率较低,但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奇怪的”疲软迹象。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谨慎地为下月降息埋下伏笔,但向所有期待激进宽松政策的人传递了一个微妙信息:不要指望这是一场下坡冲刺。

上周四和上周五,聚集在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的央行官员之间的辩论表明,现在的关注焦点正从9月份会议转向美联储是否会考虑在今年最后两次会议(10月和12月会议)上再次降息。

鲍威尔的谨慎基调反映了美联储正在努力应对的棘手经济动态:他称尽管失业率较低,但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奇怪的”疲软迹象,同时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才刚刚开始在经济中显现影响。

鲍威尔的立场似乎标志着他今年首次公开尝试在对后续行动意见不一的同僚中形成共识。少数官员希望更大幅度地降息,另一些官员则质疑,在通胀率正逼近3%、偏离2%目标的情况下,美联储是否还应该降息。

在上周五备受关注的演讲中,鲍威尔反驳了最近的两种旨在淡化对劳动力市场担忧并强化反对降息理由的论点。

首先,他表示,劳动力市场表面的稳定掩盖了不寻常的内在疲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同时下降。问题在于,需求下降是否主要反映了找工作的人减少——例如,正如几位不愿降息或反对降息的同僚所言,这是由于对移民的限制收紧所致。

鲍威尔警告称,过分关注不确定的供给限制可能会忽视需求减弱的迹象,而需求减弱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迅速恶化。

鲍威尔与其他央行行长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漫步。

这一劳动力市场前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降息创造了第二个理由。鲍威尔说,任何降温的劳动力市场都可以提供一个更强的机制,以防止进口商品和原材料成本的一次性上涨助长那种会造成持续通胀压力的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

鲍威尔基本上采纳了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提出的降息理由。沃勒上月对鲍威尔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提出异议,他当时主张降息,而就在不久之后,重大的就业数据修正便证实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担忧。鲍威尔则等待数据来验证这一观点——这或许是说服持怀疑态度的同僚所必需的。

鲍威尔凝聚共识的努力仍面临明显阻力。他的一些同僚认为,降息的理由仍然不充分,因为通胀率过高,而且他强调的劳动力市场风险被夸大了。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Beth Hammack)在上周四的一次采访中说,价格压力“正在上升,且方向不对”,劳动力市场“目前相当不错”。她说,由于移民政策的巨大变化,“我们看到……劳动力需求发生转变,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哈马克还质疑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是否会是暂时的。她说,她“怀疑经济理论是否会与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情况相符”,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很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试探其提价能力。

“他们不确定需求曲线在哪里,”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阿尔贝托·穆萨莱姆(Alberto Musalem)上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说。“所以他们在进行试探,试图提高价格,看看能提高多少。”

鲍威尔一直面临来自白宫方面的施压,被要求降息。图为鲍威尔在美联储总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参议员蒂姆·斯科特(Tim Scott)会面。

外部经济学家也有类似的担忧。“我对这次演讲的偏宽松立场感到惊讶,”华盛顿特区右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迈克尔·斯特雷恩(Michael Strain)说。“它低估了经济中的通胀压力,高估了劳动力市场走软的风险。”

斯特雷恩警告说,现在降息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明年逆转政策方向——如果这项任务落在鲍威尔的继任者身上,政治风险可能更大。他说:“风险在于,美联储在2025年降息,结果却不得不在2026年再次加息。”他说,这有可能助长一种看法,即美联储愿意接受通胀率略高于其2%目标的情况。

这些对通胀的担忧——鲍威尔的讲话中也反映了这一点——表明,只要劳动力市场不恶化,该央行就在考虑采取比去年更克制的降息周期。

鲍威尔上周五审慎的基调与他一年前在杰克逊霍尔的演讲相比,标志着一个显著的转变。当时他更明确地宣称“政策调整的时机已到”,并表示“前进的方向是明确的”。

这种差异反映出美联储目前更为危险的处境:利率比一年前整整低了一个百分点,而通胀率却在走高。这种更为审慎的做法表明,除非劳动力市场大幅走弱,否则房贷利率和其他借贷成本不太可能大幅下降。

去年9月至12月期间,美联储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这些降息举措是在通胀明显下降且失业率自2023年年中以来稳步上升之后做出的。

鲍威尔的讲话清楚地表明,这位美联储主席仍在努力实现他长期以来寻求的软着陆,但需要规避的障碍明显增多。问题在于,他最新的方法能否让经济平稳着陆,既不会陷入停滞,也不会过热冲出跑道。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