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霸君最近刷到条颠覆认知的消息:有人敢“炒了”马斯克,还是位年仅16岁的少年!更惊人的是,他直接空降华尔街,一入职薪资就翻倍,可这居然只是他开挂人生的开始。16岁、辞掉马斯克公司工作、华尔街新贵、薪资翻倍……这些标签叠在一起,实在让人好奇,这位天才少年到底凭什么这么“横”?他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成长故事?
最近,16岁的Kairan Quazi炒了马斯克的“鱿鱼”,这事儿刷爆了科技圈热搜。
Kairan从SpaceX离职后,并不准备继续在硅谷追逐AI风口,而是直接闯进了华尔街,加入了量化交易巨头Citadel Securities。
据悉,美国股票市场接近四分之一的交易份额都由其处理,2024年8月,其股票成交量甚至超越了纽约交易所。
据Kairan本人透露,在做决定前,无数AI实验室联系过他,许多科技巨头想挖他。但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决定进军量化圈。
两年前,他加入SpaceX,外界都在猜想他是马斯克选中的接班人,连外媒也写下“根据他的过往履历,Kairan在硅谷拥有漫长而成功的职业生涯,似乎已成定局。”
但小孩哥就是不走寻常路,他主动求变,向世人证明,天才的成长路径从不被定义。
用“神童”来形容Kairan Quazi,一点也不为过。
2009年,Kairan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森顿。他的父母都是孟加拉人,父亲是一名化学工程师,母亲是华尔街的一名投资银行家。
2岁时,Kairan已经可以清晰地表达完整句子,展现超常语言能力,那时他就可以向别人就讲述他曾在广播里听到的新闻故事。
9岁时,医生对Kairan的智力和情商进行了评估,认为非常优秀,具备了申请大学的能力。于是,他先加入了国际天才协会——门萨国际。
门萨国际是一个以智商为唯一入会标准的全球性高智商俱乐部,由律师罗兰德·贝里尔和科学家兰斯·韦林于1946年在英国牛津创立。目前,门萨国际拥有10万余名会员,覆盖100多个国家。
同样是在9岁那年,Kairan跳级进入社区大学Las Positas College继续学习。
2020年,11岁的Kairan转学至圣克拉拉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年他顺利毕业,成为该校17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毕业生。
Kairan Quazi与同学一起参加圣克拉拉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
上大学这几年,Kairan除了读书也没闲着。
Kairan在社区大学就读的第2年,他已经开始在校内兼职做一些课程的讲师工作。
与此同时,Kairan被英特尔智能系统研究实验室主任Lama Nachman慧眼识英才,当时年仅10岁的他,就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英特尔实验室,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开发下一代霍金ACAT系统。
在英特尔实验室的这段实习,Kairan收获很多。Kairan也向媒体表示,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让他的一切都改变了。
大学毕业前一年,Kairan还在网络情报公司Blackbird.AI 担任了4个月的机器学习实习生,期间帮助设计了一个“异常检测统计学习管道”,以确定社交媒体内容的操纵性。
14岁的Kairan,已经是一个本科毕业、拥有4年实习经验的打工人了。
你可能无法想象,学历、工作经验双buff叠满的“天才少年”,也遇到了“就业难题”。
Kairan刚刚大学毕业时,和所有毕业生一样,为了找工作,“海投”简历,上百份简历投出去之后,一点回声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年龄问题。
美国法律规定,14岁的孩子是被允许开始做部分工作的,只是工作时长会有一定的限制。大多数公司认可Kairan是“天才少年”,但还是因为年龄问题,将他拒之门外。
Kairan在求职路上,遇到了典型的“文化上的成年主义”(Cultural Adultism)。
文化上的成年主义(Cultural Adultism)是指将成年人视为标准、规范或优于年轻人(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倾向。它认为成年人的思维方式、经验、需求和观点比年轻人的更正确、更重要,从而系统性地边缘化了年轻人的声音、能力和自主权。
之所以说是“文化上”的,是因为它已经深深嵌入到我们的社会结构中,成为了一种默认的、往往不被察觉的“常识”或“传统”。
幸好,Kairan这批千里马,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伯乐——马斯克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更戏谑的一幕发生了,当他在领英分享自己拿到了SpaceX的offer时,领英竟然直接封禁了他的账号,直到最近才正式解封。
但幸好年龄问题没有影响他入职。Kairan成功入职SpaceX后,进入了Starlink项目,成为SpaceX最年轻的软件工程师。
据悉,SpaceX的人才选拔一直要求十分严苛。一般,只有世界上前1%的天才才能成为SpaceX的目标人选。
确定目标人才后,还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筛选:
1、实际做过哪些硬件或软件的开发项目,其中遇到和解决了什么难题?
2、有哪些工程竞争的经验,在这些竞争中处于哪种地位?
3、GPA/SAT 或者其他分数;
4、驱动力和勇气。
除此之外,SpaceX招聘人才还很看重应聘者的自学能力,需要满怀热情的去做所有与构建太空硬件相关的所有事情。
根据职业网站Zippia显示,SpaceX 的录取率只有0.2%,堪称“地狱级难度”。据悉,Kairan拿到SpaceX的offer之前,同样经过了10轮面试。
Kairan表示,SpaceX是一家“罕见的公司”,没有将他的年龄作为“成熟度和能力的武断且过时的衡量标准”。
正式入职SpaceX后,14岁的Kairan并不是做“端茶倒水”的边缘工作,而是负责生产环节的关键软件系统,确保数百万Starlink客户获得快速、可靠的互联网连接。
Kairan凭借SpaceX的offer刚在互联网平台走红时,不少人竟感到惋惜,因为他们觉得年纪轻轻的Kairan早早失去了童年快乐。
但Kairan并不这么认为,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我的梦想是从事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并实现激进创新以服务于共同利益的职业,而得到Starlink的工作,就已经初步实现了我的雄心壮志。”
Kairan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更知道如何得到它。真正的天才不仅在于天赋,更在于主动把握人生节奏的勇气。他走的或许不是一条寻常路,但一定是一条彻底属于自己的路。
在SpaceX工作两年后,16岁Kairan直接炒了马斯克鱿鱼,转身离开硅谷,目前已经正式加入华尔街量化交易公司的巨头Citadel Securities。
Kairan的故事在互联网上走红后,有些人甚至指责他“背叛”了硅谷。而他们,可能恰恰误解了硅谷与华尔街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共生关系。
硅谷需要来自华尔街的资金,而华尔街不仅需要硅谷的技术,更需要投资科技企业来获利。虽然人才、资金、技术,一直是硅谷与华尔街互相争夺的首要资源,但也正是它们的流动,进而造就了双方的共同繁荣。
无论选择硅谷,还是华尔街,其实Kairan选择的都是一个充满“野心文化”的地方(Ambitious Culture)。
Ambitious culture通常指一种鼓励设定高目标、追求卓越成就、拥抱挑战和增长,并支持成员积极进取的组织或社会文化氛围。它的核心不是冰冷的KPI,其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人要有野心,更在于整个环境对这种野心的滋养、认可和支撑。
它关乎成长、超越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渴望,最终目标是让每个成员都能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收获成就感。
如果说在身处硅谷的SpaceX的“野心”是飞向火星,那么量化交易巨头Citadel Securities的野心则是捕获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每一个机会,进而实现盈利。
对于一个智力超群、思维高速运转的天才来说,漫长的反馈周期是一种煎熬,他渴望的是即时反馈——一串代码运行之后,立刻看到市场的波动。
而量化交易完美地满足了Kairan对“速度”的极致追求。
所谓量化交易,就是用“机器”替代“人脑”,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融入金融市场,它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寻找市场的规律和机会,然后自动进行交易,目标就是盈利。
如果你想成为量化分析师,必须同时具备三项“硬实力”:
扎实的统计学知识、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拥有清晰的金融逻辑。
量化交易公司需要顶尖的计算机科学、数学专业的顶尖人才,量化分析师更是不少留学生的dream job之一。
而这些顶尖量化人才往往报酬丰富。根据efc报道,Jane Street一名实习生11周就赚到了6.4万美金,约等于美本一年的学费。高盛也给量化分析师的本科实习生开出了1.6w美元的月薪(包含住房补贴和交通补贴),换算下来月到手差不多有11w人民币。
另外,Citadel Securities L1级别量化研究员的薪资,更是达到SpaceX同级别软件工程师的2.5倍。
量化交易市场,可谓是高智商+强野心人士的完美战场。从硅谷到华尔街,从SpaceX到Citadel Securities,对他来说,只是换了一个能更快看到“ 战果”的战场,其内核并没有改变。
歪个楼,如今Citadel Securities的CEO赵鹏,堪称华人量化“天花板”——他14岁保送北大数学系,23岁从UCB统计学博士毕业,毕业后入职Citadel Securities,从最基础的量化分析师做起。
他用了11年,坐上了CEO 交椅。在整个金融圈,赵鹏的升职路径堪称高开疯走,妥妥的爽文男主。
天才之间的碰撞,总是可以给予我们无限想象。Kairan未来是否会在Citadel Securities复制赵鹏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褪去“天才”的标签,真正令人惊叹的,是Kairan自幼便为自己按下了人生的“快进键”,是一个典型的自我驱动型“自鸡娃”。
而Kairan的父母非常“佛系”:他们尊重孩子的天赋,不束缚于“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的常规,也不推他走千篇一律的“成功大道”。即使Kairan从小就展露出过人天赋,他的父母也只是鼓励他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并没有强求他以天赋换取名校光环或世俗成功。
发现并信任孩子的独特天赋,提供土壤而非路径,鼓励主动探索,比追求传统学业成功更重要。未来的教育,需要更多元地衡量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你死我活” 张又侠习近平翻脸内幕曝光 |
2 | 枪杀柯克嫌犯大头照公布 曝不满柯克原因 |
3 | 中南海肯放权了?北京宣布大消息 |
4 | 大事不妙 “两头婚”在中国悄然蔓延 |
5 | 反习派最新发力 习彭两大功臣被拿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