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期解放军高调公布影像,证实其首艘电磁弹射航舰“福建号”,已成功完成J-35匿踪战机、J-15T重型战机与KJ-600固定翼预警机的弹射起降测试。 这项进展,象征解放军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已来到全新里程碑。
此消息一出,许多军事社群立刻出现质疑:“中国电磁弹射都能上匿踪战机了,为何美国最新、服役多年的福特号(USS Ford, CVN-78),至今仍未正式部署F-35C?”
福特号的难题:不是弹不了,而是没“装潢”好
首先必须厘清一个关键: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并非“无法”弹射F-35C。 事实上,在陆基测试场,F-35C早已完成与EMALS的整合验证。

解放军近期高调公布影像,证实其首艘电磁弹射航舰“福建号”已成功完成J-35匿踪战机、J-15T重型战机与KJ-600固定翼预警机的弹射起降测试。 (取自央视微博)
美国海军短期看总量 优势仍在
福特号单舰的窘境,是否代表美军航母战力出现了缺口? 从总体战力来看,答案是目前还没有。 美国海军早已将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如卡尔文森号、林肯号等,陆续完成升级,使其具备完整的F-35C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截至2025年1月,美国海军已接收110架F-35C、美军陆战队已接收超过112架F-35B/C,形成庞大的第五代舰载机队。
相对的,解放军的J-35,目前仍处于从原型机向量产过渡的早期阶段,数量与成熟度均有差距! 就算全速量产,要追上这220多架的差距,也需要几年,何况美军也在全力制造F-35B/C,总采购量已达550架。
简言之,美国海军依靠其庞大的航母战斗群体系,丰富的运作与实战经验、匿踪机数量多等优势,短期内因福特号单一平台造成的战力延迟,影响相对可控。
深层警讯:美国工业衰退下的两难与台湾的风险
然而,福特号需要“服役后再回厂改装”的现象,正揭示了一个远比单一武器系统更严峻的挑战:美国整体国防工业与维修能力的系统性衰退。 这对高度依赖美军介入协防的台湾而言,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讯号。
根据美国政府问责署(GAO)近年发布的多份报告,美国海军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维修危机:船厂基础设施老化、技术工人断层、供应链脆弱,导致航母的中期大修(RCOH)时程平均延误超过一年,可用舰艇数量长期低于法定目标。
面对此困境,美军并非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其维修模式正朝向多元化发展:
长期计划与短期应变:除了依循“优化舰队反应计划”(OFRP)进行长达数年的部署、维护、训练循环外,也创建如“紧急维护”(ERAV)等项目,由前进部署的维护中心(FDRMC)协调,对突发状况进行快速修复。
维修能量前推外包:为了缓解本土船厂的巨大压力,并增加舰队在印太地区的在航时间,美国海军正积极扩大与盟国的维修合作,将部分非核心的维保工作,外包给日本、韩国(如韩华海洋)、菲律宾(苏比克湾)等地的顶级造船厂。
然而,这项看似务实的解方,却可能成为战时最致命的弱点。
过去数十年,美国最大的战略优势之一,就是其本土是远离战火的“大后方”,庞大的工业基地可以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源源不绝地生产、维修作战装备。 但将海军维修能量“外包”到西太平洋,等于是将整个后勤体系的“心脏”直接暴露在第一线。
在台海冲突的想定中,解放军的火箭军与海空军,必然会将日本横须贺、佐世保,韩国釜山,甚至菲律宾苏比克湾等美军倚重的维修基地,列为第一波打击的优先目标。
一旦这些前线船厂在开战初期就被摧毁或瘫痪,受损的美军舰艇将无处可修,只能选择冒险穿越充满潜艇威胁的太平洋,返回数千公里外的夏威夷或美国本土。

福特号需要服役后再回厂改装的现象,揭示了美国整体国防工业与维修能力的系统性衰退。 (美联社)
这种战略上的两难,为解决平时的效率问题,却创造了战时的生存危机,正将美国海军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
对台湾而言,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仅仅是福建号下水、J-35试飞。 更需要深思的是,当我们将防卫希望寄托于“有事时美军会来”时,美国的国力能否支撑其快速、且“持续地”投射军力?
福特号的案例揭示了其工业体系的内部裂痕,而前推部署的维修策略,更凸显其持久作战能力的外部脆弱性。 当然川普总统执政后,致力改善美国制造业的问题,但显然非短期可完善,而许多专家都预测与警示,台海战争最快将于2027年爆发。
台湾除了持续强化不对称战力,更需将“美军可能因后勤瘫痪而导致介入规模、持续性不如预期”纳入最坏的想定中,并提出各种预案研究,才是合格的战略思维。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北京十一招待会 几位敏感高官现身 |
| 2 | 全场静默!川普突袭造成史上最尬场面 |
| 3 | 出大事?军车进京 李强宣告“汪洋回来了” |
| 4 | 越来越多人查出胃癌 冰箱里这些东西别再吃 |
| 5 | 十一亮相 习走路有点吃力、忧心重重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习近平最终结局要定了 |
| 2 | 四中全会前爆丑闻 |
| 3 | 北京十一招待会 几位敏感高官现身 |
| 4 | 北京突取消APEC峰会酒店预定 原因曝光 |
| 5 | 一家4口确诊胰腺癌?妻子痛哭:都是我害的 |
| 6 | 中共20届四中全会终于落地 港媒透露重要信 |
| 7 | 全场静默!川普突袭造成史上最尬场面 |
| 8 | 杨兰兰背景部分揭晓 14岁被父母送到澳洲生 |
| 9 | 出大事?军车进京 李强宣告“汪洋回来了” |
| 10 | 国耻已经不足以形容丢脸的程度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