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总统唐纳·川普已抵达亚洲,展开一周旋风式的外交行程,期间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备受期待的会晤。
议程焦点将是贸易——这一领域再度成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紧张关系的核心。
川普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峰会于周日(10月26日)开幕。他接下来将访问日本,最后前往韩国,白宫表示届时将与习近平会面。
那么,川普及其他领袖希望取得哪些成果?又有哪些潜在风险?
对川普来说,中国是关键
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BBC驻北美记者
签署新的贸易协议,为美国企业创造机会,同时维持关税收入流入美国财政部,势必成为川普亚洲行的核心焦点。
尽管全球贸易牵涉多方,但川普成败的关键在中国。
预计他将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可能决定川普第二任期内美中关系的走向。
川普已承认,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严苛关税并非长久之计。虽然他未明言,但与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爆发升级的经济战,将对美国、中国及全球造成毁灭性后果。
每当美中陷入僵局,美国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凸显这一现实。
下周返回美国时,若能敲定与韩国的协议,并争取日本对美国制造业的新投资,川普必然感到满意。

是次访问包括川普与习近平期待已久的会晤
但他的首要目标,仍是说服习近平恢复采购美国农产品、放宽近期对外国取得中国稀土材料的限制、让美国企业更深入进入中国市场,并避免全面贸易战。
对川普而言,这就是全部的胜负。
习近平的长远计划
碧嘉兰(Laura Bicker),BBC驻中国记者
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于10月30日在韩国与川普会晤时,他希望成为更强硬的谈判者。
这正是他利用中国对稀土的垄断优势的原因。
稀土是制造半导体、武器系统、汽车甚至智慧型手机不可或缺的矿物。
这是美国的弱点,而中国正加以利用——就像中国透过不购买美国大豆,打击美国农民及川普的农村选民基盘。
习近平也从“川普1.0”中吸取教训,这一次,北京似乎愿意承受关税带来的痛苦。首先,美国曾经吸纳中国出口的五分之一,如今已不再是如此关键的市场。

川普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将成为本周每次会议的首要议题
习近平仍需在对抗美国与国内挑战之间取得平衡。
而华盛顿清楚了解习近平的困境:高企的青年失业率、房地产危机、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攀升,以及民众消费意愿低迷。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川普同意开始出口先进人工智慧芯片,或减少对台湾的军事支持,中国可能愿意达成协议。
但要达成并不容易。
一大差异在于,川普似乎愿意掷骰子冒险,而习近平则在下更长远的一盘棋。
问题是:川普能等得下去吗?
在“和平”中扮演主角
乔纳森·赫德(Jonathan Head),BBC东南亚事务记者
美国总统川普在马来西亚访问期间似乎只对一件事感兴趣:在一场专为他安排的仪式中担任主角,届时泰国与柬埔寨将签署某种和平协议。
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仍未解决,但在压力下,他们已在边界非军事化方面取得进展。
两国都无法让川普失望。今年七月,当双方仍在互相轰炸时,他威胁终止关税谈判,迫使两国立即停火。
其他东盟成员国希望川普的到访,也能促进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即使访问时间短暂。
过去一年,这些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因川普的关税战而动荡不安。自川普2017年上次出席东盟峰会以来,该地区对美出口已翻倍。
川普离开后,其他领袖将回到正常议程——以安静、渐进的外交推动区域整合的缓慢进程。
议程上还有一项未引起川普注意的冲突——缅甸内战,自2021年残酷政变引发以来,这场战争一直困扰着每一次东盟会议。
亚洲国家渴求确实的协议
苏兰嘉娜·特瓦里(Suranjana Tewari),BBC亚洲商业事务记者
亚洲制造业强国,占全球产能的重要部分,正寻求川普关税政策下的喘息空间。
部分国家已达成协议,其他仍陷于谈判,但尚无任何正式签署。
因此,纸上落墨,或至少有前景的谈判,将备受欢迎。

2017年习近平访美,他与川普握手
以中国为例,川普与习近平的会晤象征进展,但两位领导人仍有大量问题待解决,从关税与出口管制,到根源问题:全球两大经济体在人工智慧与先进技术领域争夺优势的竞争。
任何缓解紧张的迹象,都将让其他被夹在中间的国家松一口气。东南亚或许最受困——该地区深度融入美国电子供应链,同时高度依赖中国需求。
过去十年,对美出口已翻倍,但10%至40%的关税将重创越南、印尼、新加坡和泰国的制造业。
这也可能波及美国芯片制造商,如美光科技,其在马来西亚设有工厂。该国去年向美国出口约100亿美元半导体,约占美国芯片进口总额的五分之一。
日本与韩国等富裕经济体面临不同的两难。
尽管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它们仍将迎来不可预测的时期,并希望锁定关税条款与投资。两国汽车制造商视美国为关键市场,却已在混乱中艰难应对。
对日本新首相的早期考验
沙玛·哈利勒(Shaimaa Khalil),BBC驻日本记者
川普形容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是一位具备“力量与智慧”的女性。
本周,她能否与川普建立稳定且可行的合作关系,将成为其领导力的早期考验——也是对日本在变动世界秩序中定位的测试。
在首次国会演说中,她承诺提高日本国防预算,显示其意图与华盛顿分担更多安全责任。
川普此前曾谈及此事,并预料将敦促东京为美军部署提供更多支持——日本目前驻有美军的人数全球最多,约5.3万人。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
双方也希望敲定由她前任谈妥的关税协议。
该协议对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本田和日产——尤其有利,将美国对日本汽车的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有望提升其与中国的竞争力。
高市早苗保留赤泽亮正担任首席关税谈判代表,押注政策延续性。
作为回报,日本承诺在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以强化制药和半导体供应链。
川普也表示,日本将增加采购美国农产品,包括稻米,此举在华盛顿受到欢迎,但令日本农民感到不安。
高市早苗与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关系也可能成为优势。
安倍曾以在海湖庄园打高尔夫的方式赢得川普信任——这类个人外交或许是高市早苗希望效仿的策略。
关注关税与金正恩
权赫(Jake Kwon),BBC驻首尔记者
对韩国总统李在明而言,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川普的关税。
但这一焦点短暂被另一话题抢走——川普可能前往边境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的传言。
今年八月,李在明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赞美川普是“和平缔造者”。川普对与金正恩再度会晤的前景表现出热情,他自2019年以来未曾见过金正恩。金正恩上月表示,他仍“深情”记得川普。
分析人士认为,金正恩希望藉与美国总统再度举行峰会,为其核武计划寻求合法性。
目前没有迹象显示此会面正在安排中。
无论如何,李在明仍需谈判贸易协议。降低美国对韩国出口商品关税,从25%降至15%的谈判陷入停滞,尽管首尔官员多次赴华盛顿磋商。
癥结在于川普坚持要求韩国先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约占韩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如此庞大的投资恐引发金融危机,首尔方面忧心不已。
但近几日,韩方官员表达乐观,称谈判已有实质进展。他们希望在周三川普与李在明的峰会结束前,能签署协议。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2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
| 3 |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
| 4 | 党指挥不动枪,枪也指挥不动党!蔡霞震撼爆 |
| 5 | 曹德旺辞职不足10天 这事就发生了 马云没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