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川习会之外 美国政治还能掣肘川普吗?

www.creaders.net | 2025-10-29 13:50:46  香港01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月30日即将举行的“川习会”,从美方的放风来看,川普(Donald Trump)和习近平大概会为这一场中美贸易战带来暂时的缓和,美国以削减目前订于20%的“芬太尼”关税、削减针对中国船舶的港口费、进一步放宽半导体出口管制,来换取中国押后稀土出口管制的实施、大手购买美国大豆、为出售TikTok达成协议,并加强同美国针对芬太尼原料供应的合作。

国际新闻的焦点当然都放在川习会及其周边事态之上。不过,川习会的前提是川普在美国国内看似完全不受约束的权力。

如果国会立意从总统手上夺回宪法给予国会的关税权--事实上,美国参议院在28日就通过了决议案,要求总统撤销针对巴西的50%关税,只不过此案预计不会获得众议院审议--习近平需要跟川普谈贸易的前设条件就不复存在。

到底川普在美国国内是否像他如今看起来那样可以不受约束地任意行动?到底美国国内还有没有对川普权力的掣肘?

最高法院“关税权力”案开审

首先,跟关税有关的就是美国最高法院有关总统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开征关税的案件。此案11月5日将会上庭审理,川普对此似乎甚感忧心,曾经提过他本人可能会亲自到最高法院听审。

无论是他针对全世界的所谓“对等关税”,还是针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的“芬太尼”关税,以至他明确用来干预巴西国内政治的额外25%关税、用来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25%“次级关税”,甚至是他最近因为不满加拿大的“列根反关税”广告而威胁加征的额外10%关税,全部都是建基于条文完全没有提及“关税”一词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本年由保守派占6对3大多数的最高法院过去大半年非常优待川普,在后者至今一共22个已有结果的紧急呈请中有19个都作出了对川普有利的判决,当中绝大多数连几句解释判决的法律理由也没有。即便如此,普遍分析认为川普随意运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加减关税的做法确实“太过份”,几乎夺取了宪法给予国会的关税权力,最高法院就算不完全推翻川普的紧急状态关税,也将作出局限其关税权力的判决。

根据去年准确预判川普胜选的Polymarket网上赌盘,川普的胜算只得四成。

習特會之外 美國政治還能掣肘特朗普嗎?

如今,日本对美国的5500亿美元投资承诺只在启动阶段,韩国对美的3500亿投资承诺更是连这次川普亲访李在明磋商之后才刚刚正式确认,设下每年最高200亿投资的上限,可见大家都在观望美国最高法院可能会到来年初才公布的判决。若然川普紧急状态关税权力被夺或被削,川普自然就会失去掉一大手谈判筹码。

政府停摆之争“最后摊牌”

当最高法院关税案尚在缓缓推进,川普从韩国一回到美国就要面对的则是他和民主党之间的政府停摆“决战”。

不知不觉,美国联邦政府已经陷入停摆29日,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停摆(按:最长的是2018、2019年的35天)。这次政府停摆的媒体关注度不高。川普也把握这段时间大搞外交,先飞到中东为加沙停火领功,本周又访问了马来西亚、日、韩三国。在美国国内,他则是迅速把有百年历史的白宫东翼拆掉,实行“先斩后奏”,再从容兴建比白宫主建筑还要大的宴会厅,把其佛罗里达海湖庄园的土豪金风格进一步引入白宫。

不过,川普似乎已经决定了在这次亚洲行结束回国之后同民主党摊牌,看看谁先退让。

民主党的要求非常简单,就是要川普延长本年底到期的奥巴马医保强化补助,避免超过2400万受保人来年保费急升超过一倍(相当于1016美元),并且撤回《大而美法案》对低收入政府医保的削减。由于来年的续保期11月1日就要开始,民主党赌的是当民众看到自己保费大增(受影响的人有57%住在共和党选区),将会把政治压力完全推在共和党和川普身上。到时如果川普妥协,他上年大半年以来的“不败神话”将会被打破,这对民主党的“反特”运动也将打下一支强心针。

川普为保自己的“不败神话”,要求国会共和党人完全拒绝和民主党沟通。忠于川普的共和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Mike Johnson)甚至自9月19日起就一直休会,让众议员不能审议任何由两党参议员推出的折衷方案。

川普本来威胁会趁机大炒公务员,但最终并没有大规模行动。他又在各级联邦政府网站和手机程式的当眼处展示“国会激进左翼让政府陷入停摆”的信息,利用政府机器来作党争宣传。为了向民主党人证明他有长期让政府停摆下去的决心,他甚至让国防部用动研究经费来支付美军薪金,先去掉来自军人的压力。

种种施压之后,民主党人坚拒让步。川普这次从亚洲回国,就要利用4200万美国人依赖的“食物券计划”(SNAP)来与民主党“摊牌”。

虽然农业部的食物券计划还有约60亿的紧急经费,法律条文以至农业部本来的停摆应对方案也表明会利用紧急经费来维持食物券,不过川普就决定要用4200万人的温饱跟民主党玩一场“胆小鬼游戏”,拒绝为食物券供款。食物券计划11月1日就要到期,刚好就是川普返回美国之时。

一众民主党州份已经向川普政府提告,要求法院强迫当局以紧急经费延续食物券。到底美国民众最终会把政府停摆的责任归咎哪一方,我们暂时未能作出预测(按:民调显示较多人认为共和党人需要负责,但两种意见差距不大)。

可是,这场政府停摆“决战”已经变成了川普和民主党人之间的意志之争。若然川普最后被迫妥协,民主党在不同议题上的反抗力度将会加大(按:国会民主党人在很多程序投票上其实一直都没有采取对抗川普的做法),甚至可能会出现民主党人在关税战等关键议题上举起对立大旗的情况。

爱泼斯坦馀波未了

除了停摆争议之外,淫媒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的密档公布风波,依然是川普挥之不去的政治麻烦。

在数位共和党众议员与民主党联手之下,目前要求政府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的决议只差一个议员签名就能够压过议长约翰逊的反对而交付大会表决。为了阻止这个情况出现,约翰逊如今就以众议院还在休会为由,拒绝为一个9月23日在补选中当选的民主党众议员进行宣誓。

不过,拖延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政府停摆结束,众议院始终需要复会,到时候下一波的爱泼斯坦争议将会重新变成美国政治新闻焦点。

此等丑闻当然动摇不了川普的实权,却能进一步削减他在MAGA派当中的支持。如今,MAGA派代表人物、众议员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已在奥巴马医保、爱泼斯坦密档、金援阿根廷等问题上公开同川普政府搞对立。MAGA派绝对有在爱泼斯坦的议题上进一步分裂的可能。

11月4日选举日的三大看点

在国会议程之外,11月4日是美国的选举日。本年不是中期选举、总统选举等重要选举年,不过也有至少三个指标性的投票,可能会对川普构成挑战。

首先就是纽约市市长选举。如今,自许为社会主义者的曼达尼(Zohran Mamdani)以双位数百分点领先以独立身份参选的前民主党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很可能会顺利当选。曼达尼善于运用社交媒体作宣传,而且其“经济左翼民粹主义”立场明确,冻结租金、投资建房、免费托儿服务、免费巴士服务等主张都非常容易理解。如今连纽约州长霍楚尔(Kathy Hochul)也要来沾曼达尼的民气,期待有助她明年连任选战。

曼达尼坐上纽约市长一职,将会更加壮大以桑德斯(Bernie Sanders)、AOC(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民主党左翼的声势。不少人认为,川普之所以两次赢得总统选举,就是因为民主党在经济议题上脱离群众,而且变成了美国建制的代表,才会让反建制形象突出的川普有机可乘。 如果民主党能靠左翼民粹和反建制的主张来重燃选民热情,这将扭转过去大半年民主党一潭死水的状况,让川普政府和共和党在各级选举、议会和街头遇上更热烈的反抗。

其次是新泽西州和维珍尼亚州的州长选举。这两个州在2020年、2024年总统选举的民主党候选人领先优势都大幅收窄,代表着川普挑起的美国政治大洗牌正在侵蚀民主党在蓝州的基本盘。州长选举当然有地区议题的因素而不能作为全国性推论的判准。但民主党人能否重夺维珍尼亚州州长一职、能否保住新泽西州州长之位、两党选情差距有多大,对川普施政近年的蓝州民情都具有参考价值。

如果共和党表现比预期为佳,川普主义对共和党的控制将更为巩固;相反,身处民主党选区的共和党人则可能会进一步同川普保持距离,阻碍其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的政策推展。

本年选举日还有一个值得参考的投票,就是加州重划选区的“50号提案”(Proposition 50)公投。此公投由民主党2028年总统大热人选之一的加州州长纽瑟姆(Gavin Newsom)发起,用来回应川普施压德州重划选区试图为共和党增加5个众议院议席的做法。

德州重划选区与加州“50号提案”已经掀起了美国全国的恶意重划选区(又称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大战。如果全国各州都以对自己党派有利的方式重划选区的话,整体而言,共和党可能稍胜一筹,有可能抵销执政党传统上在中期选举中的劣势,让共和党有大可能在来年选举之后继续控制国会多数,这样的话,川普的最后两年任期就不会变成“跛脚鸭”。

不过,更长远来看,重划选区之战提高了纽瑟姆作为民主党“川普挑战者”的威望,可能会让纽瑟姆提早启动2028年选举部署,增加民主党重夺白宫的机会。

2025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市時報廣場(Times Square),人們參加「拒絕國王」(No Kings)示威活動,抗議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施政。(Reuters)

对抗政府的“3.5%法则”

除了来自民主党政界的挑战之外,草根组织的反抗力量也不容低估。10月18日的全国“拒绝国王”(No Kings)示威已经吸引到近700万人参与,全国有近2700个不同集会。这已经相当于美国人口的大约2%,未来有望追赶街头和平抗争的所谓“3.5%法则”。

当然,总结1900至2006年全球数百场反政府运动而得来的“3.5%法则”不是放诸四海皆准,3.5%人口上街反抗不一定能推翻政府。但根据哈佛研究,川普上台以来在共和党选区发生的示威活动比起其第一任期明显增加,这就算不直接对不必争取连任的川普构成压力,也会对支持川普施政的国会共和党议员构成压力。

而且,遍布全国的“拒绝国王”示威也为民主党提供了一个组织草根群众的机会,在未来的选举中将有助他们动员对抗川普和共和党。

无论在国内国外,川普过去大半年至今看起来都像一个大权独揽的君主,一声令下就能落实政策,完全没有遭遇到任何重大障碍。不过,经过大半年的执政之后,从法院到国会,从选举政治到民间组织,各种有可能制衡到川普的力量都开始出现和凝聚。

如今高达七成美国人认为川普正在运用比历任总统都要大的权力。不少自由派意见领袖更认为川普正将美国推向独裁或一党独大的非竞争民主体制。有两百多年权力制衡政治传统的美国,始终是一个从来没有国王的国家。川普固然可以在法律规限的罅隙中扩权,但要扭转这种根深蒂固的政治传统,始终还是他力所不及的。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