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爱国」 美国媒体成政府好「乖乖」
【万维读者网】台湾中国时报20日发表林博文分析报道:向爱国主义输诚美媒体噤若寒蝉。全文如下。
十年前,老布希总统发动波斯湾战争时,美国军方严限媒体采访,「战地记者」一词消失於战场,媒体只能依赖军方提供的消息发新闻,新闻界抗议无效。此次反恐战,美国军方仍然严格执行新闻检查,限制记者行动,但目前引起争议的课题,并不是军方VS.媒体,而是新闻VS.爱国。美国电子与平面媒体最近为了「爱国至上」还是「新闻第一」吵得天翻地覆。
在举国同仇敌忾、矢志报复的热潮下,媒体变成政府的「乖乖牌」,丝毫不致越雷池一步。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夏始从〈时代〉周刊总编辑升迁至有线电视网(CNN)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长的华特.艾塞克生(Walth Isaacson),特地写了一份〈告同人书〉,要求新闻部门加倍努力,必须确定不可从神学士的利益和角度来报导新闻,并须强调神学士政权如何利用平民做挡箭牌,窝藏杀害五千无辜平民的恐怖分子。艾塞克生毕业於哈佛、牛津,著有〈智者〉和〈季辛吉传〉,被视为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少壮派媒体人物之一。
与艾塞克生持相对立场的是路透社,该社的政策是:未确切证明世贸中心与五角大厦被击是恐怖分子所为之前,「九一一事件」只能称之为「攻击」或「自杀攻击」,而不能称其为恐怖行动。
媒体大亨梅铎旗下的福斯电视网新闻主播休姆(Brit Hume)日前公开表示,在反恐战声中,媒体应持爱国至上的态度,新闻的重要性应让位给爱国主义。宪法上所明示的人民有知的权力,显然已在「国家安全与军事机密」的大帽子之前败下阵来。直至现在,美国媒体仍旧在爱国情绪高涨、政府压力和自己的约束下,显得诚惶诚恐、临深履薄。大家都随著政府的节拍而起舞,只有一些学者、作家和评论家敢於发表反战言论。
白宫记者团不敢事先报导小布希的行程;电子媒体同意国安顾问莱斯的要求,事先过滤宾拉登的录影谈话,不敢随便播出;十七家媒体事先获悉军方将轰炸阿富汗的消息,但都把新闻压下,事後才发;华盛顿邮报事先独家报导美军特种部队於十月十九日在阿富汗行动,国防部长伦斯斐震怒。伦斯斐原本答应媒体进驻小鹰号航空母舰采访(部分特种部队以该舰为基地),後来却反悔。
小布希内阁中最保守的司法部长艾希克劳夫特,最近警告政府各部门,人民依据〈资讯自由流通法案〉(FOIA)申阅档案资料时,政府官员应先谨慎考量国家安全是否受到威胁。一些政府机构已废除网址,而五角大厦对新闻的管制,对采访的限制,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地步。
媒体在越战享有颇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权,但在一些记者批评越战政策以及电子媒体播映美军伤亡实况後,美军将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与活动,归咎於媒体的兴风作浪,而詹森和尼克森政府亦将越战的陷入泥淖,诿过於媒体。鉴於越战失败的教训,十年前美国打波斯湾战争时,即采取封锁新闻、严限采访的政策,当时负责箝制战地新闻的巨头是国防部长钱尼(现任副总统)和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尔(现任国务卿)。目前箝制战地新闻的手法,尤甚於十年前,但问题在於:当时新闻界曾提出抗议,力争自由而不果;现在则是面对反恐战,新闻界反倒变得噤若寒蝉,唯恐被戴上「不爱国」的标签。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极罕见的自我束缚、向爱国主义输诚的现象。
有些新闻学者认为,媒体应对爱国主义和客观新闻报导之间,画一界线,否则媒体本身未尽到责任,人民亦丧失了了解事实的权利。前〈底特律新闻〉总编辑、现任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负责人翟尔斯(Robert H. Giles)十一月即在〈纽约时报〉星期论坛版上指出,美国媒体不应「隐藏」宾拉登,美国人民应知道宾拉登和盖达组织到底说什么。维吉尼亚大学新闻系教授沙巴托(Larry Sabato)亦认为媒体应客观报导另一方的动机,及他们的活动,这才是公正的媒体。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