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飞机撞五角大楼 中国青年报访法国作家
【万维读者网】法国作家蒂耶里·梅桑揭露“9·11”事件是惊天大骗局的调查报告在欧洲舆论中激起了轩然大波,国内许多媒体近来也进行了大量报道。梅桑为什么要写这部“天书”?他是怎么开展调查的?其论据是否确有说服力?对主流媒体的驳斥有何反应?带着以上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备受争议的左翼作家。
问:《惊天大骗局》(以下称《惊》书)一书上市后的销售情况如何?你本人是不是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
答:这本书上市3个星期来共售出19万册,创造了法国图书销售的新纪录。该书目前只有法语版,在法国、瑞士、比利时等法语国家发行。我们将从下月开始,推出英语、意大利、葡萄牙、土耳其等十几种语言的版本。
《惊》书受到全球许多媒体的关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电台最近也采访了我。法国的报纸也写了很多相关文章,但却没有一家报纸直接来找我。所以,在你之前,我几乎没有接受过一家平面媒体的正式采访。
问: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答:有两个目的。首先,美国现在已经病得很重,需要治疗。它曾一度是民主社会的代表,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国家,但在“9·11”事件后已今非昔比。其次,美国抛出的“邪恶轴心”论将3个国家当作靶子,这已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而这一理论出台的直接原因是“9·11”事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9·11”事件进行彻头彻尾的调查,弄清布什政府向别国发出的军事威胁是否有据可依。需要强调的是,我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和分析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包括阿富汗战争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疑点,而不仅是对几张关于五角大楼照片的分析。
问:听说你有一支20来人的调查班子。你们是如何具体开展调查研究的?
答:我当初只是试图勾勒出“9·11”事件的整个过程。我们知道,当人受到巨大惊吓时会一时不知所措,等回过神来后首先会去寻求对付类似事件的“预案”。所以,我的调查是从了解这些预案入手的。比如,美国民航部门得知飞机被劫后会采取什么应对方式,空军在收到劫机消息后如何应对,情报机构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受袭击威胁的通知后如何反应,等等。我先把这些情况搞清楚,再看美国的那些要人在“9·11”事件后的反应是否合乎这一模式。其结果是,大部分人都“进入”了这一模式,但有的人却在干别的事情。比如,我们从美国三军联合总参谋部司令里查德·梅尔将军的讲话中发现,他根本无法回答自己在“9·11”事件后的几天内干了什么。作为美军最高负责人之一,他甚至不知道当时是否派出了战机追击被截持的飞机。美空军司令艾德博拉特将军在得知纽约出现劫机事件后,未经请示布什总统便自行决定出动战机拦截,这违背了美国宪法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一严重的违规行动却在事后无人提及。
我们在美国、瑞士、英国、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有合作者和通讯员。当某地有情况需要了解或核查时,我就通知当地的人员去现场或通过电话等方式调查取证。这是所有拥有驻外记者的媒体采用的方式,没有什么特殊性。另一方面,我在法国也组织了一些专家小组,就很多细节问题请教了许多专家。比如,对五角大楼被袭事件,我们请来了一些建筑家、消防人员、民航和军事飞行员、律师等人,让他们用职业的眼光和经验来“会诊”这些照片,提出问题并做出结论。
9-11五角大楼震撼图片回顾:被撞瞬间 陷入火海 浓烟滚滚 烈焰冲天 残月废墟
问:你的一个主要论据是,五角大楼隐瞒了一些事实。众所周知,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的核心所在,一切同它有关的东西都属于国家机密,不可能轻易泄露。
答:五角大楼不仅隐瞒事件,还在编造故事。五角大楼被袭击,这是美国人的事情,外人无权细问。但美国以此为理由(之一)发动阿富汗战争,并要求国际社会站在它那边,这就不只是美国自己的事情了。如果五角大楼出事另有原因,那美国的盟友们岂不是被糊里糊涂地拉进了一场没有事实依据的战争?
说到五角大楼的机密,我倒是可能告诉你一个信息。五角大楼有一套自动防御系统,如果发现有飞行物朝它的方向飞来,这套防御系统可以在飞行物到达一定距离前自动发射反击导弹。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这个导弹不会发射,就是对方带有“朋友”的密码。比如,美国防部的导弹为了追击敌对目标,朝五角大楼的方向飞来,后者便不会被导弹拦截。因此,一架民用飞机根本没有可能接近五角大楼。
问:法国媒体针对你的调查做了一些“反调查”。比如,你提出“为什么没有看见大块的飞机残骸”?他们的回答是:“因为飞机撞击五角大楼的冲撞力非常强大,所以不会留下大块的残片。”又如,你说“没有人看见飞机撞大楼的场景”,他们说“有上百人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称看到了这个景象”。
答:(指着《惊》书封面解释)这张照片是五角大楼出事后几分钟后拍的。我们可以看见,消防车队刚到现场,消防人员也还没下车。大楼被撞处(底层)的上面那层还没有塌下去。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说法,一架波音757飞机落在五角大楼的草坪前,并撞到了大楼某处的底层。在飞机冲进墙体时,右侧机翼脱离机体并燃烧(图片中两处烟雾中的右侧一处应该是机翼燃烧的场景)。考虑到飞机的重量、速度和机上燃料的容量,任何人看了这张照片,都不会认为这是由一架757飞机在几分钟前撞楼造成的。如果你说,或许飞机没有撞在这张照片所显示的位置,但通过对当时现场所有图片资料的研究,飞机不可能撞在其他任何地方。而这个惟一可能的撞机现场则肯定不是由于波音757飞机造成的,而是另有原因。
再看看那些证人都说了什么。我们找到了《世界报》采访过的一些证人,他们有的当时在高速公路上,有的在地铁里。有人说,我们当时“听见了飞机的声音”,然后“看见五角大楼起火”。《世界报》则说,他们“听见了波音757的声音”。我们对这些人调查取证时问他们听到的飞机声音是什么样的,有人说:“哦,那是一种很尖细的声音,就像战斗机一样。”《世界报》曾采访了一位在“9·11”事件第二天接受美国有线电视网采访的怀特先生,并称“他看到了一架飞机”,而这位先生的原话则是,他看到的东西“像一个带翅膀的巡航导弹”。我们又找到《解放报》曾采访的斯蒂夫·帕特森先生。他曾对《解放报》说:“我看见了一架飞机落在五角大楼的草坪前,然后撞向大楼的一面墙上。”不错,他也是这样对我们讲的,但紧接着还有一句话:“这是一架很小的飞机,就像一个私人飞机一样,能坐8到12人。”
我在完成这本书后仍未停止有关调查,并获得了一些新的资料。(他拿出一本介绍最新武器的资料,并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最新一代的导弹,也有两个翅膀,外形酷似飞机,长度在4到9米不等。如果一辆时速300公里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从你身边跑过,你能看见什么?什么都看不清,只能看到一个影子和听到呼啸而过的声音。而这个导弹的时速在800公里以上。当它从你面前飞过时,你一定以为它是架飞机。
法国的报纸对我的书进行了轮番攻击,但他们没有看过我的书,而且对采访人的话断章取义。《世界报》是法国媒体中最先向我开炮的。它用了一个整版告诉读者,不要去看我的书,这在法国的新闻职业做法中是不寻常的。有的媒体甚至说我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并破坏了与此相关的经济利益。什么经济利益?我们知道有家法国报纸(暗指《世界报》)最近同《纽约时报》合搞了一个英语增刊。恐怕就是指这些“合作”与“利益”吧。
(中国青年报注:本文引述的是梅桑自己的原话,不代表记者的观点。建议读者从客观的角度加以研判,以确定事实的真伪。)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