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虐俘丑闻:美国在世人眼中变成“国际歹徒”

www.creaders.net | 2004-05-16 12:11:3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记者江皓综合报道:对于全世界来说,2004年4、5月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日子。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了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一幅幅骇人听闻的画面,仿佛感受到了他们无尽的痛苦…… 这些不堪入目、令人恶心的画面无一不透射出道德的严重沦丧,文明的巨大不幸。




  虐俘与“政治斗争”

  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期刊登专栏作家罗纳德·布朗斯坦题为《对布什而言,虐俘丑闻把他面临的政治斗争带回到国内》的文章,认为驻伊拉克美军虐待战俘丑闻不仅会在海外对布什构成威胁,也会使布什在国内面临政治挑战:



  虐俘丑闻既会影响布什政府扭转伊拉克反美情绪的短期目标,也会破坏它在整个中东地区鼓励民主化进程的长期愿望。这不仅会在海外对布什构成威胁,也会使布什在国内面临4种政治挑战,依由弱渐强顺序排列为:

  一是与国会疏远。国会一直不满政府不愿与它分享信息。五角大楼未能告知国会相关调查的进展,进一步加剧了国会的沮丧感。

  二是逃避责任。布什不愿意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他没有因为发生“9·11”恐怖袭击或者未能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罢免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或其他情报官员。如今,他又坚决维护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三是未能采取行动。虐俘丑闻可能强化人们早先对他管理风格的质疑。五角大楼官员暗示,拉姆斯菲尔德今年1月中旬得知此事后,立即向布什概括介绍了这一问题。没有迹象表明布什进一步过问了此事。对于一名把坚决果断当作自己主要卖点的总统而言,这种做法异常消极。布什痛苦地体会到,只关注整个森林的总统有时会一头撞在大树上。

  四是失去伊拉克。最大的危险在于,这一丑闻使人们更加担心伊拉克局势会失去控制。美国公众也许可以接受持续不断的伤亡,认为这是为成功付出的痛苦代价。但他们也许不大能容忍为执行混乱不堪的任务而牺牲生命。

  傲慢与“国际歹徒”

  美国《新闻周刊》近期刊登该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题为《傲慢的代价》的文章,认为美国政府的傲慢可能使它在世人眼中变成“国际歹徒”:

  “9·11”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星期内,五角大楼和副总统办公室的高级官员着手最大限度地为美国争取行动自由。他们明确诋毁《日内瓦公约》。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这份规范战争时期行为的公约不适合当今“既成事实”。他和他的高级助手们一直试图把战俘排除在美国法院或国际法管辖范围以外,假定这样做可以在处置战俘时避免受到琐碎规章的约束。

  拉氏最初与职业军人和国务卿鲍威尔“较劲”,尤其因为鲍威尔敦促让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内的囚犯享有《日内瓦公约》授予的权利。拉氏最终就这一问题妥协,但仍然认为公约条款已成“古董”。

  《日内瓦公约》并非可有可无。这一系列公约由美国总统签署和美国国会批准,所以适用于美国。拉氏所谓“基地”组织成员不穿军装、属“非法战斗人员”的说法可以理解,但这种定性应由军事法庭作出。在一场可能持续几十年的反恐怖战争中,没有人可以仅仅依照国防部长的说法就无限期逮捕和拘押嫌疑人。

  拉氏、副总统切尼及其高级助手的基本态度是“我们正处于战时,应该搁置所有这些细节”。所以,我们单方面先发制人地发动战争,放弃国际合作,拒绝联合国参与,羞辱盟友,忽视赢得伊拉克人支持的必要性,致使美国在人力和物力两方面付出巨大代价。

  在几乎所有涉及战后伊拉克的问题上,华盛顿的最初设想和政策都有差错。到现在为止,大多数错误都得以纠正,但常常因为反省得太晚而没有太大效果。这种傲慢与无能的离奇组合不仅摧毁了人们对于诞生一个新伊拉克抱有的希望,还有可能使美国在世人眼中变成“国际歹徒”。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