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核谈判前造访 胡锦涛想软化金正日?

www.creaders.net | 2005-11-03 11:59:4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据《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胡锦涛在第五轮六方会谈前夕访问朝鲜是为了劝说金正日能在即将举行的朝核谈判中采取比较灵活的策略。”美国国际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亚洲项目主任塞里格·哈里森(Selig S. Harrison)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朝鲜坚持要求美国提供民用轻水反应堆后,才肯放弃核武器,使美朝谈判又陷僵局。因此,中国肯定希望朝鲜能展现出一些灵活的姿态(gesture),比如在三个月内停止所有轻水反应堆的操作,以取信于美国,展示善意。”

就在第五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前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他上任两年后第一次踏上了朝鲜的土地。据透露,在2005年10月28日展开的三天会晤中,朝鲜半岛无核化只是胡锦涛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讨论的议题之一,经济合作和战略关系似乎也在双方的议事日程内。

中朝“战略”关系的深意

在胡锦涛访朝前,就有中国学者指出,除了六方会谈,两国首脑还希望借此机会建立双边战略关系。但是,战略关系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的深浅究竟如何,美国学者们可谓见仁见智。

“我相信朝鲜一直有强烈的经济需求,它向中国和韩国要了很多食品和化肥。”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东亚不扩散项目主持人丹尼尔·皮恩克斯顿(Daniel A. Pinkston)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访问时首先从经济层面解读说,“关键的问题在于,在过去10年中,朝鲜一直对‘经济发展’概念有误解,将之单纯地认为是援助。它向韩国要600万双些鞋,两万吨肥皂,要给每一个朝鲜人定制一身西装。中国和韩国好像成了它的经济生活生产线。”

他说:“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包括投资、贷款,科技合作,还有和国际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等合作。这还要求朝鲜政府走向法治、增加透明度,保护知识产权等等。希望胡锦涛的访问能真正开启和朝鲜间的这些经济联系。”

哈里森虽然不太了解中国和朝鲜“战略”关系的含义,但是推测道:“如果说是经济层面,朝鲜当然想从中国得到更多的经济援助,中国也想加大双边贸易额,从朝鲜进口更多的原材料。从这个角度讲,美国无权干预双方的经贸往来。但美国和韩国都不会太愿意看到中朝走得过近,朝鲜太依赖中国了。”

“除了贸易上的友好关系以外,胡锦涛也会重申对朝鲜的安全保障(security insurance)。”皮恩克斯顿话锋一转分析道,“过去,由于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曾承诺在朝鲜受到攻击时予以支援。现在,我想胡锦涛会将这种历史友谊传承下来,表明支持朝鲜半岛稳定的愿望,及时和金正日沟通,交流信息。”

但哈里森对此有些担忧:“如果说中朝‘战略’关系还包括军事上的往来,事情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了。中国在历史上曾向朝鲜出售过武器,现在这一形式的交流并不明显。我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和朝鲜在军事上走得过近,因为中韩关系很好,而韩国对中朝的军事关系会比较敏感,因此中国应该不会想破坏这种平衡。”

日本是六方会谈的突破口?

过去在六方会谈前,中国往往是派特使到朝鲜,以保证朝方按时出席会议,同时推动会谈向积极面发展。但这次胡锦涛亲自出马,惹得媒体们纷纷猜测,可能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六方会谈会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我不太相信下一轮会谈会有什么突破。”哈里森慎重地说道,“朝鲜一直坚持要保有民用核项目,中国可能会劝其放弃这一主张。但是充其量不过在第五轮会谈中有些小的进展罢了。”

他说:“上次美国六方会谈代表希尔将9月份的‘美朝协议’带回华盛顿后,并没有得到一片赞誉。国会山上的政客们要求朝鲜能改变它的政体。但朝鲜看中的是美朝关系首先要正常化。因此,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先后顺序(sequencing):谁来迈出第一步。我想,这个过程将是非常缓慢的。”

2005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会谈中,平壤同意放弃核武器计划以换取经济和安全保证。但是达成协议后不久,朝鲜表示在得到民用核反应堆之前不会放弃核武器计划。日本和美国都拒绝了朝鲜的要求,让刚刚回暖的会谈气氛骤然降温。

“即使朝鲜愿意完全放弃其核设施,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彻底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皮恩克斯顿退一步解释说,“我们需要时间证明朝鲜会履行承诺、销毁所有的武器,这一切都是笔很大的开支。关键问题在于:谁来出钱?同时,要让9月达成的美朝协议得到美国国内的支持并不容易。国会需要时间了解这份协议的所有内容,也可能要求朝鲜做出更多的妥协,还要讨论如何拿到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就算国会不买帐,中方也可以说:草案就是这样了。美国可以拒绝,也可以拉日本站在自己一边。但是美国会感受到来自中、韩和其它国家的压力,要求其接受目前的解决方案。”皮恩克斯顿总结说,“总之,问题仍然十分复杂。所有的改变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

说到日本,哈里森提出了一个极有启发性的观点:“11月3日日本和朝鲜将在北京举行的双边谈判是下一轮六方会谈是否有成果的关键。如果日本在人质问题上能和朝鲜达成协议,美国就有可能把朝鲜从‘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除去,然后,更可能在核问题上信任对方,与之达成协议。”

自从朝鲜承认在20世纪70、80年代把一批日本人绑架到朝鲜后,这批日本人质的家属就一直在奔走呼吁。2002年9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平壤举行会晤,双方达成《朝日平壤宣言》,5名被绑架日本人于当年10月临时返日探亲。但是,由于他们滞留日本不归,日方还借此要求朝鲜允许绑架受害者家属也前往日本,导致朝日“绑架问题”再起波澜,日朝改善关系的努力就此中断。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