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本媒体声称,“16DDH”的主要任务是反潜作战,凭借强大的通信能力,该舰也具备担任舰队指挥中枢的潜力。此外,还能扮演移动机场的角色,是一艘名副其实的“万能”战舰。
事实上,日本海上自卫队早已是东亚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只不过由于宣传手段的限制和官方的刻意掩饰,外界对它的作战能力始终缺乏准确的认知。“16DDH”的突然亮相,也成了外界评估日本海自真实战力的窗口。
分析人士指出,海上自卫队目前的兵力结构日趋完善,技术和财政储备也相当雄厚,航空母舰作为远洋海军的象征,已成为它完成战略角色转换的“最后一块拼图”。日本早在二战结束前就有25艘航母,并有运用航母的丰富实战经验,战后由于“和平宪法”限制,不能拥有航母,但日本一直在打擦边球,实际上发展准航母。如果高悬太阳旗的航母编队再度现身大洋,势必令东亚地区的政治生态和军力平衡发生剧烈变化。
另有消息指出,日本已确定以二战名舰“翔鹤”号为新舰命名。“翔鹤”号航母打破了1922年《华盛顿条约》对日本航母总吨位的限制(81000吨),于1939年加入日本海军。该航母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转战太平洋,1944年6月在马里亚那海战中被美潜艇击沉。今天,海上自卫队为冲击“和平宪法”而建造的“准航母”被赋予这个名称,无疑非常直白地表露了日本急于发展远洋海军的意图。
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令日本对航空母舰一直情有独钟,即便是在战败后的萧条时期,也没有放松对载机母舰发展趋势的跟踪。上世纪70年代后,海上自卫队先后以“直升机驱逐舰”、“两栖运输舰”等名义装备了多艘强化航空兵能力的舰只,现役共有5艘,设计思路也越来越接近正规航母。
单从数据分析,“16DDH”的基准排水量已和一些国家的轻型航母相仿,其全通甲板、机库面积乃至舰体结构也满足搭载“鹞”式等垂直起降飞机的条件。如进行适当改装,最新型的F-35“联合攻击战机”也有上舰的可能。就算海上自卫队目前没有类似需求,该舰也可为军方提供操作航母所必需的经验,为日后建造真正的大中型航母铺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可怕!四中全会突然增添了这个变数 |
2 | 突发:中央电视台出现重大事故 |
3 | 濒临崩溃!卢比欧警告:几周内恐爆“全面内 |
4 | 情报揭露:习明泽在哈佛领取全额奖学金 |
5 | 70岁医生披露多年研究结果:1习惯是长寿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