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金三角曾经是全球鸦片最大产地,如今却在当地政府扫荡之下式微,只能算是全球海洛因市场上的小角色,甚至正快步迈向无鸦片的境域。取而代之的,则是阿富汗的「金新月区」。
联合国毒品及犯罪防制局局长柯斯达表示:「金三角的神秘色彩可能不会消失,未来可能还会是小说家笔下的素材。然而我们认为,金三角正迅速迈向无鸦片的境界。」金三角没落是当地佤族全力缉毒下的结果,目前的关键是,能否保持成果。
纽约时报16日报导,30年前,地处老挝、泰国、缅甸三国边界的金三角生产全球七成以上的鸦片,其中多数提炼为海洛因,如今的鸦片产量仅占全球的5%。中国施压,当局大力取缔种植罂粟的农民,以及犯毒集团改而制造安非他命可能是主因。种植罂粟的阿富汗「金新月区」取而代之,生产的鸦片占全球的92%。
金新月区的鸦片种植区多在阿国神学士民兵的势力范围内。美国官员指出,神学士的财源正是鸦片与海洛因。
新金月区崛起对全球海洛因市场影响深远:不到20年,全球鸦片产量增加近一倍。阿国南部肥沃峡谷的罂粟产量平均可达金三角的四倍。
中国曾经施压要求铲除金三角的罂粟田。中国大陆是金三角海洛因的主要市场之一,吸毒者与因为使用不洁针头而感染爱滋的人数不断增加。缅甸与中国大陆的边界曾经生产缅甸全国产量十分之三的鸦片,联合国去年宣布该地区已无鸦片,享有自治地位的当地佤族禁止民众种植罂粟,并对中国方面投资于当地橡胶、甘蔗、茶叶种植、赌场及其它工商活动表示欢迎。
深入研究亚洲毒品交易的杰尔斯麦表示:「外界低估了中国大陆的分量。它的主要凭借是经济。缅甸沿中缅地区依赖中国大陆的程度,超过缅甸其它地区。佤族当局明白,如欲吸引外资,它必须与中国大陆合作。」
缅甸虽仍为全球第二大鸦片产区,10年来产量已锐减八成。缅甸叛乱分子曾经长期利用鸦片收益资助金三角的内战,部分叛乱组织近年来改变作风,积极铲除罂粟田,因为从罂粟获利者是接受政府节制的民兵与不肖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