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项调查发现,香港印刷媒体描述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生活存在明显分歧,扭曲了青少年的价值
香港平机会于去年六月至今年一月期间,委托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公众对香港传媒描述女性的手法的意见调查”,成功访问一千零三十一名市民,发现公众与传媒对当地印刷媒体描述女性形象的接受程度,两者间存有明显差距。
大众传媒对塑造香港市民两性概念有巨大影响力。大部分受访者,尤其是女性和年长者,在接触到涉及描述女性体型、身材或性的广告和新闻图片时,会感到不自在,只有各四分之一及一成受访者认为有关题材吸引。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四十岁以下、教育程度较高的未婚或离婚人士认为,社会可以接受的这类广告和新闻图片,结果刚好与他们自身的感觉相反。 2891095
调查解释,这是由于印刷媒体频繁地出现描述女性性感形象的图片,经过长时间接触,使受访者相信此现象可为社会接受。
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温柔是女性的最大特征,有约五成受访者表示富有同情心与害羞都是女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超过四成受访者认同忠厚与有领导才能是男性的最大特征。
至于性别定型方面,超过五成受访者不赞同“去男性家中是暗示愿意发生性行为”、“男人要为女性被羞辱而打架”、“女性希望被强迫性交”的说法;此外,超过六成受访者认同“女性应以家庭为先”与“不戴胸围的女性是自找麻烦”的说法。
同时,调查还发现,大众传媒也影响了公众对女性形象的观念。受访者都明确指出,他们对女性的第一印象来自杂志,“身材”、“暴露”、“负面”、“女艺人”、“外表”是最常见的女性形象,这与现今女性事业成功、经济独立、拥有良好教育程度等现实形象存在明显分歧。
印刷媒体对女性的负面描述,容易因将女性身体“物化”而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并且令女性的自我形象低落,使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下降。
平机会因此建议,政府应检讨现行政策和规例,并在学校加强教育,建立适当的道德标准;大学也应加强对传媒影响力的研究,以唤醒公众的关注;传媒业界则要加强员工专业操守培训及自我监管机制。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2 | 惊悚!何宏军上将是这样自尽的 |
3 | 习将谢幕?!中办纠左批个人崇拜 震慑政坛 |
4 | 太大胆!科学家指名道姓挑战习近平 |
5 | 薄熙来和谷开来狱中离婚 两人同时丢下一句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