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记者林孟编译报道:举世瞩目的伦敦G20集团高峰会议即将于4月2日举行,但欧洲四分五裂,争吵不休,恐难以和中、美争锋。
英国《卫报》记者阿什(Timothy Garton Ash)3月26日从北京报道说,当奥巴马下月2日抵达伦敦出席G20峰会时,会发现世界一大强权——欧洲在会议桌上缺席了。虽然在G20中,有5个是欧洲成员——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欧盟,但作为整体的欧洲,对这场金融及经济大危机反应软弱、立场分歧。
中国和美国已经拿出巨款刺激经济。想比之下,欧洲各国的计划只是小打小闹。法国经济学家巴维列(Nicolas Baverez)估计,欧洲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总额,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而美国则占12%。欧洲国家不仅彼此为掏钱多少争吵不休,而且对美国吹毛求疵。
![]() |
英国工党政府宁做美国的“牛后”,也不做欧洲的“鸡首”。如果保守党上台,英国将进一步疏离欧洲。而缺了英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欧洲外交政策。
一向扮演欧洲统合核心力量的德国,随着一步步成为法国、英国那样的“正常国家”,今天德国公众毫不犹豫地将其短期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德国各党政客谁也不敢主张为了大欧洲或者西方的整体利益,牺牲本国的工作职位、金钱或者士兵。
面对群星争辉的欧洲,中国和美国都不会将其视为单一的合作伙伴。G20之所以被世人看好,至少因为在金融政策、经济政策上,可以形成新的全球合作机制。但要让它动起来,始终需要主要参与者组成的战略同盟。
于是在G20里,逐渐出现了G2——即中、美同盟的说法。但是只有欧洲的经济规模和美国相当,而不是中国。这个G20圈内的战略同盟,本来应当是G3——中、美、欧,然而却看不到欧洲在哪里。如果欧洲各国不整合起来,平衡中国和美国的力量,下场不是一齐吊死,就是分别吊死。
《经济学人》周刊3月26日的评论说,G20领袖的首要任务,是做建设性的事情。不要去谈论中国和德国是否为挽救世界经济危机,掏出了足够的银子。也不要逐个细数“国际货币基金”干了什么。更不要长篇大论地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峰会的第二个任务是,做一些经过深思熟虑,今后可行的实事。如G20应当推动各国政府增加开支,同时向“国际货币基金”注入更多资金。峰会的第三个任务是,G20领袖们如何对待正在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
《纽约时报》3月26日发表社论说,G20伦敦峰会要避免走上保护主义道路。世界需要他们达成协议,领导世人寻求共同解决办法。“国际货币基金”预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萧条,将比美国陷得更深。但欧洲国家拒绝了华盛顿的要求,不肯拿出更多资金救市。已经辞职下台,暂时留任欧盟看守轮值主席的捷克总理,还猛批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挽救经济计划是“走向地狱之路”。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领域是可能达成一致的。如得到日本、欧盟、美国支持,向“国际货币基金”增加注资至少5,000美元的计划等。最需要帮助的是穷国。“世界银行”要求工业化国家将各自刺激经济计划金额的0.7%,用以援助贫穷国家。峰会还应当欢迎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北京能够用其庞大外汇储备帮助该基金。这些努力将帮助贫穷国家避过大难,否则富裕国家也将难以独善其身。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