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岁夺得中国全国少儿冠军、9岁夺得世界少儿锦标赛冠军、13岁夺得中国全国成年组冠军、14岁成为世锦赛亚军;16岁,她获得首枚亚运会金牌,更成为国际象棋史上第13位女子冠军,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她是中国少女棋后侯逸凡。
日前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其专栏文章中,将侯逸凡定格为象征中国崛起的另一张面孔。他在北京对侯逸凡进行了一次访问,过程中还和她下了一盘棋,结果在21步内就败下阵来。
![]() |
这位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生活过的《纽约时报》前驻北京采访主任观察到,中国正通过对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大量投资,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方面的投入,扩大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而且效应显着。他在文中总结说:“这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举国对教育、机会和吃苦的坚持,是在西方的我们可以效仿的特质。当你被侯逸凡赐予死棋之后,你就会明白。”
一个西方记者通过个人的视角和书写,借由在某领域有出色成就的中国人来建构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形象,进而鞭策自己的国家、社会和人民认真看待中国崛起背后的成因,还有自身的不足,这不是特别新鲜的写作手法,但在很大程度上,再次体现一种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危机感。
将一个天才少女的栽培和能力进行符号式处理,从中得出中国重视教育的结论,多少让人感觉这篇专栏文章有些夸大,何况中国教育本身就长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许夸大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效果,希望读者会因此警醒,和他一样感受到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正在大步赶超的震撼。
如果把思考提升到国家的层次,中国的崛起客观上确实让一些国家感到不安,尤其是对自冷战结束后独霸全球的美国来说,它在如同棋局的国家竞争和国际关系运作中,首次感受到棋逢对手的滋味。
无论国际间主观认知的理想状态是什么,这是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必须适应的新格局,一个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将促成一个国际均衡的新局面。
国际关系的运筹帷幄如一盘棋局,但终极目标未必像一场棋局一样必须(立即)分出胜负。中美关系这盘棋怎么继续下去,围观的人在等待双方的下一步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说一套做一套 传北京悄悄豁免… |
2 | 习大势已去 党媒开始送别式宣传 |
3 | 和习关系暧昧 副国级女高官地盘出事 |
4 | 中国多家银行纷纷宣布… |
5 | 仅剩几个小时 巨大风暴将至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说一套做一套 传北京悄悄豁免… |
2 | 北京最新信号 人民币加速贬值 |
3 | 中国外贸业主哀嚎一片:订单全没了 |
4 | 习大势已去 党媒开始送别式宣传 |
5 | 和习关系暧昧 副国级女高官地盘出事 |
6 | 中国多家银行纷纷宣布… |
7 | 仅剩几个小时 巨大风暴将至 |
8 | 震惊!胡德华因为这个病去世 |
9 | 传习近平可能祭出核弹级选项,已经拍板 |
10 | 前所未有决定,美废除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签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