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大吃一惊:日本天皇血脉已确认源于中国?

www.creaders.net | 2011-12-28 08:04:02  网络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关于日本天皇的血脉一直有三种推断,天皇是起源于中国?朝鲜?还是亚洲的某个游牧民族?长期以来,由于日本皇室被神化、关于皇室的史料记载充满断层,日本 皇陵又严禁外人进入,天皇的“身世”始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谜团。随着部分皇陵开放,日本国内对天皇血脉的争议越来越大,但是依照目前掌握的材料,还难以对 此下定论。

  早期皇陵身份成谜

  日本历史对天皇祖先的记载非常模糊,只说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一直
到第十代的崇神天皇的身份才有实际文物支持。以至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历史学家都认为,日本天皇的祖先根本不是本地人,而是中国人或朝鲜人。

  其实,不光学者怀疑,就连日本天皇本人也有所疑问。天皇明仁过68岁生日(2001年)时就曾谈起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桓武天皇(日本第50代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日本考古协会的专家和其他一些学者也一直在恳求官方开放部分皇陵,以“验明正身”。但专门负责打理日本皇室一切事务——当然也包括皇陵的日本宫内厅以担心打扰已故天皇灵魂安息为由,一直拒绝向公众开放天皇陵墓。

  不过,在漫长等待之后,日本宫内厅能够答应开放皇陵。据了解,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就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这些皇室坟地 中,古坟大多利用天然地形造坟,建于山顶、山腰位置。根据古坟堆土的形式,有圆坟,方坟,前方后圆坟,上圆下方坟等等的区别。其中以前方后圆坟的规模最为 雄伟,形状也十分优美,再加上它是国外没有而日本独具的形式,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日本高冢式古坟的代表。根据古坟外形的发展演变,一般又可分为前、中、后三 期。有趣的是,它恰好同日本国家开始统一、大和朝廷昌盛、最后走向衰亡这一过程相一致。

  座落于大阪府堺市大仙町的仁德天皇陵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被认定为现存最大的天皇陵。日本人还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甚至大于胡夫金字塔和秦 始皇陵。19世纪,明治政府根据传说和部分日本史料,认定其中的部分古坟为古代天皇陵墓。但是,由于有关古代日本的史料极其缺乏,这些陵墓究竟是不是仁德 天皇或者其它天皇的,其实也很难确定。

  日本官方已经为8世纪前的绝大部分天皇分别认定了陵墓,比如奈良县的一座古坟就被认定为神武天皇的陵墓。打开这些“天皇陵墓”后,如果其中的遗体年龄与既有的说法对不上,将会对日本皇室的正统性构成极大的挑战。

  天皇起源的三个版本

  
    根据日本史学界的公开材料,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60年即位,他一直被日本神道教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而考古学上最早可考的天皇是第十代的崇神天皇。

  这使日本关于天皇的记载充满了许多断层,由此便衍生出了关于天皇起源的各种版本,一种最为普遍而又备受争议的看法认为:天皇的祖先很有可能是中国人或朝鲜人。

  血统说之一:中国人

  在中国史学界曾经比较盛行的观点认为,神武天皇就是当年秦始皇派遣出海求仙药的徐福。其最主要的历史论据是: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 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为止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

  不光中国人这么认为,连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持同样的观点。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日本人都尊徐福为“司农神”和“司药神”。至今,日本仍 保留着包括徐福墓、徐福宫、徐福上陆纪念碑在内的许多遗址。每年秋季,佐贺县人民都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献“初穗”。每隔五十年,要举行一次 规模盛大的祭奠。

  但也有史学家认为这些不足以说明天皇起源问题。他们认为徐福东渡这个故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即便是真的,《史记》中也并没有讲明徐福渡海到了何处。

  一些史学界观点认为,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确有些部分起源于中国,生活特色、信仰特征也比较类似。但这并不能证明中国人就是日本天皇的祖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 院教授李卓认为:“虽然秦、汉代远古时期,中国战乱,有大批中国人逃亡到日本移居,(但日本天皇)是不是起源于中国很难说。”

  血统说之二:朝鲜人?

  
    与天皇血统来自于中国相比,天皇之根脉来自于朝鲜的说法似乎更具有遗传学上的“论据”。考古学家在1980年代,曾为一副日本原住民骸骨进行DNA测试, 得出的数据和现代日本人差异很大,仅和北海道一批现存的少数族裔稳定;东京大学医学院的德勇胜士也在2003年,比较了东亚各国人第六号染色体的 HLA遗传基因,结果发现日本人不像冲绳人或北海道阿伊族人,反而更像朝鲜人。

  另一个被广为流传的例子就是,明仁天皇68岁生日那天承认,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他的依据是日本编年史上的明确记载:“公元781年即位的桓武天皇的母亲就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的王族中人。”

  不过史学界对此也存有质疑:“明仁天皇之所以这么说,有可能出于其他的目的,比如外交的考量等等。还有即便最后证明是朝鲜人,这无形中给当年日本侵略朝鲜提供了很好的借口。”

  血统说之三:亚洲游牧民族?

  另有考古证据证实,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它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从陪葬品的考古结果来看,早期天皇古坟的陪葬品以镜、刀为主要祭祀用品。而中期天皇古坟与早期古坟相比,陪葬品中多了很多大陆化的贵族生活物 品,如金饰、玉饰等,还出现了马具。部分学者据此结合其它史料认为,5世纪以后的天皇和此前的天皇实际上并不属于一个家族,目前的天皇家族是从北九州一带 东征而来。

  部分史学家认为,天皇的起源最终可能还要从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去寻找。

  日本国内争议不断

  
    日本人能容忍皇灵被“打扰”,而且可能有朝一日被告之天皇是外国人吗?关于日本天皇的起源,日本国内考古学界看法不一。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四年级的保田德明认为,“以前宫内厅以怕打扰天皇灵魂安息为由拒绝开放天皇陵,这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背后肯定有对皇室真正血统的担心。但天皇对于日本人来说还是个比较神秘的存在,如果什么都公之于天下,多少会有些抵触感。”

  虽然日本人现在已经不把天皇当神一般朝拜,但血脉论的争议充斥着日本各大网站的论坛中,其中包括很多关于天皇陵开放的讨论,很多人都对禁止进入天皇陵调查 的制度感到不满,认为有必要对考古专家开放。一位考古专家说,开放天皇陵甚至允许挖掘天皇陵,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

  日本天皇夫妇讲述:皇宫中很多仪式来自中国

  
    日本天皇夫妇每年都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在皇宫中进行讲座和座谈。2007年2月26日,我的好友青木保教授获邀参加以“亚洲文化的相互理解”为题的专题讲 座,并受命再推荐两位专家学者一同进行交流。得到青木保教授推荐的我由此得到了一次与日本天皇夫妇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对于涉及天皇夫妇的闭门谈话内容,与其他国家的规定一样,有一定的保密期。两年以后,这段谈话终于可以“解禁”。

  与中国相关的故事

  讲座当天,皇后还在感冒发烧,但天皇夫妇始终都饶有兴致地与专家学者们进行深入交谈。原本计划的交流时间是从18时30分到21时30分,但当21时30 分宫内厅有关人员前来敲门时,皇后没等敲门者说话,就说请再给我们换杯茶,用这种方式将交谈时间延长下去,直到22时左右工作人员再次来敲门时,交流才正 式结束。

  专家学者们与天皇夫妇围坐在一张小小的餐桌前,一边共进晚餐,一边进行交流。也许是看到了当晚餐桌边有一位中国人,天皇首先谈到了他的二儿子在大学学中 文,而且去过云南,了解长鸣鸡,大学的论文就是鸡与人的生活关系及民俗。据说在古代日本,养鸡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听它的鸣啼,欣赏它美丽的羽毛。

  皇后则说,她小时候学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汉诗和汉文,还记得一首歌,讲中国的国土是那样的博大,中国人的胸怀是那样宽广,并把歌词全部背诵了一遍。她又讲到 在日本名著《万叶集》中描绘最多的是梅花和荻,而描写梅花就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虽然自公元十世纪日本平安朝以后,日本人开始多描写樱花,现在的 日本人说“花”,也多指樱花,但在《万叶集》问世的奈良时代,即公元十世纪之间,日本人说到“花”,则往往是指梅花。

  天皇接着介绍说,日本皇宫中有很多仪式都与中国有关,如凤冠、霞帔等。过去在日本皇宫中举行仪式时,皇后要戴凤冠,穿霞帔,宛如中国皇后的装扮一样,到后 来这种习惯才逐渐改变了。而他的号“荣”(即桐木)也与中国有关。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有传说,认为凤凰会落在桐油树上,具有吉祥之意。

  天皇和皇后回忆说,他们到过上海、北京和西安,现在感到非常怀念。皇后说,访问西安到大雁塔参观的时候,一个老人给她讲过很长一段话,她当时听不懂,但可以感到老人的善良和热情,这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

  亚洲文化是相通的

  我向天皇夫妇讲述了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100多年的历史。天皇夫妇听得非常认真。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事件非常熟悉,还问起光绪帝被软禁的年代与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的时间先后。

  谈到在日本的留学和生活经历时,我说看到许多日本人很喜欢汉诗,喜欢中国古代的文化,比如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也就是日本藏国宝的地方,那里面有从中国传来的琵琶等许多国宝,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保存下来,很不容易,有些古书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但在日本还可以看到。

  皇后说,听说汉语中的“宗教”、“社会“等词汇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我回答说,自1905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将大批留学生派往日本,他们在日本学习西方的文化,把日本人翻译的西方著作介绍到中国,随着这些译作,像“宗教”这样的词就传入了中国。

  我接着提到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19世纪中期,美国的佩里率舰队来到日本时带了一位翻译——中国人罗森,他是日本明治开国之前跟随西方船只来日本的第一个中国人。罗森记录下了当时的见闻,其中提到当时日本人非常喜欢汉诗,一般平民都会背汉诗。

  天皇说,现在的日本人关于中国的知识不像以前那样丰富了,但仍然有很多人在学中文,仍然有很多日本人对中国非常感兴趣。然而对韩国就不同了,知道韩国文化的日本人不多。

  我问天皇夫妇看没看过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天皇和皇后笑着说,我们都非常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孙女们也非常喜欢,看不到的时候,还要把它录下来。我说,据 说在中国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是20%。天皇问,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看《大长今》呢?我回答说,尽管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人们通过这部 电视剧可以发现日常生活的深处到处都渗透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饭后喝茶的时候,吃的是团子。天皇和皇后对团子的材料和制作非常熟悉。天皇说团子里加了红薯,还用了一种新鲜的艾草,皇后则说团子上盖的树叶是山茶花的叶 子。我开玩笑说,如果大长今看到这个团子,定会自叹不如的。天皇和皇后听后笑了起来。皇后说,大长今做饭用一些中药作药膳,这也是来源于中国。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饭后,皇后问我,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太大,我仅举了一例进行解说。日本讲究清淡的美,花艺中有只插一朵花的作法,而在一些中国家 庭,插花追求明丽和艳丽,给人一种有活力的感觉,这种差异说明了中日审美意识的不同,也说明了两国价值观的基准不同。

  天皇夫妇又问起现在的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文化。我介绍说,现在中国人接触日本文化的机会很多,各个书店都摆着日本的书籍,从最古的《古事记》《万叶集》到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的日本作家,以及现在的村上春树,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大都被翻译成中文了。

  由于日本至今保存着一些在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消失的文化,所以有人说日本就像是亚洲文化的仓库。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以前我不知道七夕的仪式是怎样的,到了日本之后,才知道七夕节有什么摆设,吃哪些东西,举行哪些仪式。

  谈到翻译成中文的日本书,我表示我已经翻译了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一些作品,即将在中国出版。天皇和皇后听后很兴奋。皇后说她喜欢宫泽贤治《鹿舞起源》的故 事。我说这一故事是讲人和动物合为一体,人和自然融合的关系,与中国的庄子人与蝶的关系有相似之处。皇后问我翻译宫泽贤治时,拟态词、拟声词怎么处理呢? 我回答说,我尽量翻译得中国读者能够接受。

  天皇又问我对宫泽贤治作品的体会。我说,我最喜欢宫泽贤治《不怕风不怕雨》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发现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那么 平凡,又那样热爱和平,热爱生活。但在此之前,我印象中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旧军人并非如此,这首诗给了我重新认识日本的机会,真正的日本人是我们一样的 人。天皇听后反复说,是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3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主食吃多少关乎你的寿命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