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3日文章,原题:搁置争议 共同降温 日本政府日前向私人岛主买下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三个附属小岛,内阁秘书长藤村修表示,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目的,是不希望这些岛屿落在第三者手中,使得岛屿的管理出现不安定。这第三者,官方的说辞不是指向中国,而是日本的右翼分子。今年4月17日,右翼的东京市长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华盛顿演讲中透露他将筹款买下钓鱼岛后,引起中国保钓人士的不满。香港的保钓人士在日本战败投降67周年,不顾日本警告,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挥舞海峡两岸的旗帜,宣示主权。随后,包括八名国会议员在内的150人日本祭拜团,不顾中国警告,赴钓鱼岛海域举行“慰灵”祭拜,这又进一步引发中国十多个城市组织反日大游行。然而,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行动,在中国被视为日本政府与右翼势力唱双簧,目的是要强化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这几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以及总理温家宝先后对日本提出警告,中日纠纷持续升温。
钓鱼岛与南海的主权纠纷显示,除了历史遗留的包袱外,声索国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认知落差及互信赤字。此外,在主权纠纷浮上台面时,声索国也缺乏一个认可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和平及冷静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情况下,声索国的政治领袖,特别是弱势政府,在国内的政治压力下,被迫要摆出强势的外交姿态,从而激化领土纠纷的矛盾,并提高擦枪走火的风险。到目前为止,钓鱼岛海域虽然是风起云涌,中日两国的民间情绪强烈,但是两国领袖还是保持相当的克制。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中国的两艘海监船只是在中日界线附近航行,并没有往岛屿方向前进的迹象。日本也派遣外交官到北京解释日本买岛的理由,而日本外长玄叶光一郎还唿吁加强与深化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国内舆论虽然反应激烈,但是中国官方也唿吁民间要“理性”爱国。不过,由于缺乏互信及纠纷解决机制,两国是否会陷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而误判,还有待事态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目前正在商议的较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为中国及其他南海声索国提供一个建立互信及避免矛盾激化的架构。在这个架构下,声索国遵循国际法规,和平解决争端,并确保航道及飞行自由无阻。为了本区域的利益,非声索国也可扮演诚实的中介角色,通过沟通及协调,协助声索国摆脱囚徒困境,争取双赢,走向合作的道路。虽然《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无法阻止最近中国与越南及菲律宾在南海发生的领土纠纷,但是中国与亚细安还是应该继续努力,尽早制订大家认可的行为准则,以为紧张的局势降温。同样的,东北亚也应该探讨制订类似的行为准则,以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深化经济的发展。在眼前紧张的局势下,任何声索国都应该中止在争议的海域从事经济活动或做出登岛宣示主权的挑衅行为,并通过外交渠道,缓和矛盾。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如临大敌 中共密件热传 |
2 | 一股暴跌潮,正在席卷全国 |
3 | 中国市场突传重磅利空 |
4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5 | 全场傻眼 中国学者丢人丢大了 |
6 | 大权旁落?习最新讲话再现异常 |
7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8 | 危急,中南海风暴要来了 |
9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10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